平乐:一纸乡规民约探出执纪监督新思路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10月26日 17:41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重要保障”。近年来,平乐县纪委监委积极创新,推动该县乡镇试行“《乡规民约》话监督”活动,有效撬动乡村治理,实现了基层党组织与村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了自治法治德治和执纪监督的有机融合,在构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划红线,抓村规民约,促社会风气向好发展


  针对婚丧嫁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现象,该县纪委监委以桥亭乡为试点,“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填充法律空白”为抓手,完善制度、教育提醒、监督检查、严肃追责,不断引导党风政风民风社风向好发展。


  围绕村规民约普及与遵守,桥亭乡开设了“我制定、我遵守,我承诺、我执行”系列活动,9个村委(社区)分别成立了宣讲小组,入户宣讲40余场次;今年“三月三”,举行了“守村规、遵民约”签订仪式,组织群众签订遵守承诺书300余份,促进群众对村规民约的认识和理解,营造规范成制度、遵守成习惯、廉洁成品牌的良好风气。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节俭办事的多了;乱倒垃圾、随地吐痰的少了,美化庭院争当文明户的多了;婆媳吵架、邻里不和的少了,孝老爱亲互助互爱的多了……”自推行《乡规民约》以来,桥亭乡显堆村村民自我约束意识明显增强,《乡规民约》成为了社会秩序维护“第一道防线”,成为群众自治的重要手段。村干部干事创业也更有激情,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党风乡风民风形成了良性循环互动体系。


  筑防线,抓拒毒防毒,促社会稳定生命安全


  近年来,平乐县阳安乡通过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干部群众平安建设意识逐渐增强。在建设生态乡村的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引导该乡将平安建设、禁毒工作等融入到村规民约中,群防群治,筑起了拒毒防毒有效防线。


  制定禁毒村规公约,用土办法和农村规矩,来制约本村吸毒人员。公约规定,谁家有吸毒人员且不戒毒,则将对其家断水断电,屡教不改将更严厉惩罚,赶出本村庄或下鱼塘冬泳,家里有红白喜事村民一律不参加。公约得到绝大多数村民支持。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禁毒,家庭人员配合监督,经过几年努力,全乡有50多人已经脱毒,积极走上工作岗位。戒毒人员复吸的情况也明显减少。


  扬新风,聚红色文化,促社会和谐乡风清明


  平乐县张家镇青草塘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该县纪委监委指导张家镇青草塘村着力挖掘、保护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通过传承和创新,激活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建设青草塘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展示中共平恭工委成立的前后、抗日战争时期的青草塘、三支人民解放大队的成立、肖含艳与青草塘的大事件、黄嘉与青草塘等革命事迹,让广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及革命斗争的艰辛,增强群众对红色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为规范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行为,改变不良陋习,根据不同村组的情况,青草塘村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跟风陋习,积极推动移风易俗,深挖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红色文化名村,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让乡村变得更美丽。


  “村规民约的制定,为形成良好的民风、村风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作用。”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推进了民主法制建设,为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及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平乐县纪委监委  莫振芳)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