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回访教育”因人施策 营造干事创业好氛围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10月12日 17:25

  “我是老党员了,本不该犯这样的错误,受到处分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迈不过心里这道坎,感觉在群众、同事面前抬不起头。”这是上林县乔贤镇纪委在回访乔贤镇龙头村支书蓝同新时,蓝支书说道,“感谢组织关怀,让我知道组织没有忘记自己,我这心里确实热乎乎的。”

 

  据了解,乔贤镇龙头村支书蓝同新任职期间,因违规收取农村危房改造户钱款,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处分后,他思想压力较大,长时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了解到这个情况,乔贤镇纪委决定通过回访教育、采取正面疏导的方法,帮助他卸下心理包袱,重振旗鼓。

 

  “处分是组织及时帮你‘刹车’,避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也是给其他同志敲响警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把村里的工作做好,只要知错能改,在工作上继续服务好群众,给村里带来实惠,大家自然会改变对你的看法……去年你带领全村整村脱贫摘帽,就是了不起的成绩啊,你的付出大伙是看得到的,都期待你带领大家继续巩固脱贫‘战果’哩。”乔贤镇纪委书记蓝学敏与蓝同新交心恳谈道。

 

  “我就一句话,请组织放心,我已经想通了!”村支书蓝同新的心结真的打开了。

 

  ……

 

  近年以来,上林县纪检监察机关秉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不断加强对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借助回访教育送去组织关怀,帮助其重新树立自信心,使其从“跌倒”到“站起”。今年是脱贫摘帽的关键一年,为保障全县脱贫摘帽的成果,鼓励扶贫一线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显得尤为重要。

 

  该县纪委监委在回访教育中杜绝“走过场”“走形式”,对不同的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因人施策,确保回访教育有针对、有效果。如:针对党员干部受处分后自卑情绪强烈、工作态度消极,以及受处分后无所谓、与组织产生对立情绪的情况,分别采取疏导、谈心、教育、批评等方式进行回访,引导受处分人员在思想、态度、行动上重回正轨;同时,督促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强化日常监督、完善监督体系。今年以来,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对107名受处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真诚帮助犯错误的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真正做到“治病救人”。

 

  “问责不是‘目的’,处分也不是‘终点’,对于曾经犯错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一‘问’了事,还应在回访教育上下功夫,树立“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让犯错的同志看得到自己的希望,既有利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也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上林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林县纪委监委 李原旭 黄萍珍)

编辑:陆蒙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