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账簿上,有某些单位或干部以个人名义挂账购买名烟、名酒、土特产的记录,详细抄录拍照做进一步核实......”近日,巴马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市场监管等部门到全县特产店开展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专项治理监督检查,检查小组认真翻看账簿,深挖问题线索。
今年以来,巴马县纪委监委聚焦监督首要职责,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挥出“宣教”“监督”“追责”三板斧,深入整治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通过专项治理,以点带面提升巴马县作风建设质量,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挥出事前“宣教”斧。利用“巴马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和巴马纪检监察网发布《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整治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的通告》,并会同巴马县党委宣传部、巴马电视台,利用“今日巴马”微信公众号、巴马县政府门户网站,以一图看懂、漫画说纪律等丰富的形式,向社会、群众开展“线上”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线下”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广泛宣传专项治理,重申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并公布专项治理的监督举报电话及来信来访方式。同时,强化节前廉政教育,今年端午节前共向全县发出10万条廉政倡议短信,强化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拓宽线索问题渠道。
挥出事中“监督”斧。按照“靶向治疗”思路,在集中整治行动中,认真制定“小专项”整治行动,对症下药、重点整治,组织县财政、人社、审计等主责部门开展财务专项检查;组织县公安、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对社区“一桌餐”场所以及高价位餐饮场所进行检查。同时,督促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对照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问题重点,迅速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查摆问题,对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进行梳理,对已有制度较完善的要切实执行,制度不完善、存在漏洞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没有制度的要制定相关制度。不断完善“联动监督”有效机制,县纪委监委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对全县5家大型特产店开展全面督查暗访,着力查找单位公款挂账购买名烟名酒和土特产等问题。联合委机关信访室和案管室对今年以来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线索开展1次大起底、大清仓,坚决避免问题线索处置不到位等问题。把部门单位自查、督导检查组督查、乡镇纪委派驻组互查、县纪委监委重点抽查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网络。
挥出事后“问责”斧。对监督发现的问题,由县纪委监委下发纪律监督提醒函,督促相关单位对问题立行立改,并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反馈问题对账、清号、整改到位,杜绝变相报账问题发生。目前,共对存在问题的6个单位下发纪律监督提醒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通报公开曝光。今年以来,全县共立案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2件,其中违规发放津补贴12件,结案2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全县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
“挥出整治违规吃喝和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的‘三板斧’,不仅约束了公职人员的行为,更营造了巴马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持续释放出纠治‘四风’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巴马县纪委监委 黄肖桦)
编辑:黄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