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您好!您向纪检监察组实名举报开发区干部利用职权擅自发放拆迁补偿款的问题,我们已经办结,现在将办理结果当面向您反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您可以直接向我们提出……”
“没想到你还亲自上门找我说这个事,我对你们公正处理的结果很满意。”日前,在东盟经开区某基层国有农业单位居民家中,信访人在《信访案件反馈情况表》上写下了“满意”两个字,至此一个疑难信访件彻底解决和息访。
这是驻广西-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做好实名举报反馈工作为抓手,做实做细下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问题,从源头化解信访举报问题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驻广西-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结合开发区信访举报实际,认真筛查出一批2017年以来疑难重复越级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即由纪检监察组领导班子成员带领责任股室,通过“一对一”、“面对面”、“心贴心”的方式,努力化解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举报问题。
“一对一”落实责任。该纪检监察组以《开发区纪检监察干部下访工作制度》为载体,根据“谁下访,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领导干部在下访过程中受理的信访案件,其作为第一责任人全程负责,跟踪督办,及时协调、化解。对在下访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落实化解措施。重大或疑难问题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并负责落实,切实做到“五包”,即:接访、调查、处理、督办、稳定。领导干部在下访过程中受理的信访案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群众反映情况属实、合理合法的诉求,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将原因向群众解释清楚,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并视案件难易程度,根据《信访条例》有关规定,向信访人承诺办结期限,在限定时间内办结,需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分类交有关领导和部门处理。
“面对面”解难释疑。“信访事项来自基层,解决问题也要在基层”,对每一起群众来访件,调查处理前,各包案领导干部都主动深入基层一线,“面对面”地向群众讲清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说明信访办理的程序、方式、时限和要求;调查处理过程中,及时向上访人反馈案情进展,与上访人核对证据,对上访人提出的疑义进行复查、复核;调查处理后,及时与上访人见面,反馈处理结果,真正使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让群众监督、由群众评判,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目前,对5件已办结的信访件开展回访反馈,共获得5个“满意”。
“心贴心”化解矛盾。在处理群众来访问题过程中,下访的领导干部始终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包案”下访过程中,对举报人提出的信访以外的其他问题,在不违规违纪违法的前提下,能够协调解决的,均主动给予协调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也主动向有关部门了解清楚及时予以答复,并做好解释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源头化解矛盾。
“领导‘包案’制是我们打破以往‘单纯办信’的模式,由领导带头啃‘硬骨头’,发挥好在疑难复杂信访件办理中的沟通协调、指导督办作用,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提升整体办信水平,推动新形势下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 驻广西-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 驻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 罗利峰)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