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三举措优先办理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线索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06月22日 11:13

  “要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办理力度,抓实信访工作中的接、转、办等环节,明确包案领导,实行对账销号、限期办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问题线索务必做到快查快结。”在近日举行的扶贫领域大接访活动中,河池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针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办理提出明确要求。

 

  为提高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办理效率,河池市纪委监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调度,对扶贫领域中的优亲厚友、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挤占截留等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处置、优先办结。

 

  畅通渠道,优先受理举报。全市各级纪委监委通过深入开展信访举报集中宣传活动,搭建来信、来访、来电、短信、微信五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保持渠道畅通,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信访举报件优先受理,协调扶贫、民政、审计、住建、公安等部门及时移送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线索,及时收集问题线索和解决群众诉求。

 

  建立台账,规范办理程序。针对扶贫领域的特殊性,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制度,建立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专项台账,每件信访件贴有条形码编号,做到问题线索当天受理、当天摘录、当天呈批、当天移送,杜绝信件过夜、线索积压、问题挂空。对问题清晰、可查性强的线索,由市纪委直查直办,不再转办,提高线索办理的质量。今年以来,全市直查直办21件,其中立案审查4件,信访了结9件。

 

  督办核查,确保办理效果。建立扶贫领域信访件督办工作台账集中管理,通过电话督办、发函督办、跟踪督办等方式,对各县(区)纪委建立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专项台账及办理情况进行核查督办,明确核查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机制,情况复杂需要延期的,需说明原因并按程序报批,杜绝无故拖延办理时间或久拖不办问题,对办理时间超期、调查处理不到位的,进行全市通报,切实提升办结质量。


  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共收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194件,排查问题线索130条,其中立案审查24件,信访了结63件,直查直办32件,其中立案审查7件,信访了结15件。(河池市纪委监委 王英睿  刘显玠)

 

编辑: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