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注重扶贫干部回访教育 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 | 广西纪检监察网2020年06月12日 11:19

  “受到处分后,心理压力很大,走到哪里都感觉身上贴着‘处分’的标签……”担任福绵区成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周某,在去年年底收到处分决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走不出受处分的阴影,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原来,周某在2019年因对所包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检查调研不认真、不重视,导致脱贫攻坚工作不严不实,对福绵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后来,福绵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干部深入到周某所在单位开展回访教育,了解到周某的思想情况后,及时对他进行教育疏导,帮助他直面问题、汲取教训,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作为。


  “感谢组织没有放弃我,在关键时刻帮我解开思想包袱让我看到希望,作为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我一定带领全镇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圆小康梦。”经过该区纪委监委回访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交心谈心,周某终于敞开心扉,坦然面对错误,他表示要重新站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成均镇脱贫攻坚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目前,福绵区成均镇23条村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福绵区,像周某一样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跌倒”后又重燃信心、重拾斗志的党员干部不止一个。一直以来,福绵区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认真做好执纪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扎实开展受处分人员的跟踪回访教育工作。通过采取“侧面了解+正面疏导+后续跟踪”的立体回访方式,及时、公正、全面地了解掌握被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尤其是受处分的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思想解压、提振士气,找准改进和努力方向,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立新功。

 

  回访工作结束不等于教育工作的结束,为防止回访教育流于形式,切实提升回访教育效果,该区纪委监委针对受处分人员不同违纪性质和岗位职责特点,坚持一人一策,制定个性化回访教育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回访教育记录,及时填写《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回访教育登记表》,建立档案台账,方便受处分人员的后续跟踪教育管理工作。同时,注重回访教育结果的运用,把回访教育情况作为评先评优、恢复党员权利、干部考察等的重要依据,对受处分期间工作出色的党员干部,该区纪委监委将积极做好组织推荐工作,为干部搭桥铺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让那些轻度违纪、认识到错误后及时改正并做出成效的干部,能够看到未来,甩掉包袱大胆前进,让“有错干部”变“有为干部”。

 

  2018年以来,该区已累计回访教育受处分党员128余人次,其中扶贫干部15余人次,村干部49余人次。(玉林市福绵区纪委监委  甘晓铭)

编辑:苏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