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锻造一支作风优良、本领高强、执行力强、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确保干部在实施强首府战略中勇往直前。”这是近日邕宁区委书记在推进实施强首府战略工作会上提出的要求。
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南宁市实施强首府战略战场之一,如何抢抓机遇,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实干实效推动强首府战略落地生根?邕宁区积极探索实践“从严管理+正向激励”机制,坚持查纠与保障同步,约束与激励并重,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确保干成事不出事。
严字当头,纪法约束有硬度
今年以来,邕宁区着力在“严”字上下功夫,将“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与全面实施强首府战略有机结合,开展“强责促担当作为、治理促提能增效”系列活动,启动“一次发函督办,二次挂牌督办,三次约谈问责”的追责问责程序,破解作风建设“硬规定、软执行”难题。
“对触碰廉政底线的问题从严处理”“对因贯彻不力、执行不力而导致决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从严处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昏庸懒散拖和中梗阻现象从严处理”,“三个从严”掷地有声,也是邕宁区强化干部监管的杀手锏。对监督检查和群众举报中发现的作风问题,邕宁区始终坚持“铁腕”整治,不护短、不手软,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今年以来,全城区共对存在作风问题的17名干部予以问责。
容纠并举,严宽相济有尺度
针对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观望多、实干少,顾虑重、动力弱的情况以及“干多错多、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消极心态,邕宁区从制度完善和监督引导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制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开列“可容”4大类47条正面清单和“不可容”12条负面清单,规范容错调查、认定、处置、反馈等程序,把握政策界限,精准定性量纪,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目前邕宁区通过科学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19名干部予以免责处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做好容错纠错的同时,邕宁区坚持抓早抓小,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今年以来,针对作风方面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谈话提醒6人、约谈函询4人,树立了知责尽责的鲜明导向,通过刚性约束鼓励干部勇挑重担。
正向激励,组织关爱有温度
“个别人的不实举报一度让我有了畏难退缩的想法,是组织及时调查核实情况,并当众为我澄清正名,让我卸下了思想包袱,重振了工作信心。”百济镇纪委书记黎丽琼曾因个别村民不实举报备受困扰,邕宁区纪检监察机关在查清情况后,通过召开通报会为干部消除了负面影响。今年以来,邕宁区纪检监察机关已为受到不实举报的2名干部澄清正名,使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深切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与爱护,有效调动和保护了干部创业的积极性。
同时,邕宁区积极探索将受问责干部影响期内现实表现作为管理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对敢于担当、德才兼备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在影响期或处分期满后,通过考核程序可以提拔任职。2019年以来,邕宁区共有3名被问责、受处分的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我们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坚持严管和厚爱并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旗帜鲜明为担当者和实干者撑腰鼓劲,凝聚强大合力。”邕宁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南宁邕宁区纪委监委 刘冬敏)
编辑:杜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