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会办案、不敢办案的问题,今年以来,陆川县纪委监委坚持在拓案源、强能力、提数质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立案154件,其中,乡镇纪委立办案56件,占立案总数的36.36 %。
“三管齐下”拓“案源”。利用信访主渠道搜集案源,构建“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信访举报平台,采取常规举报与定期接访、网络举报与传统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核实处理。截至目前,通过信访主渠道筛选问题线索166件。利用专项检查发现案源,协同相关部门开展民生项目资金专项检查、私车公养、“四风”问题常态暗访……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排查线索。今年已开展私车公养、民生项目资金、“四风”问题等各类专项检查共28次,发现问题43个。利用专项行动捕捉案源,以“三核查一回头”清风行动、入户走访行动以及“清零”行动为契机,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主动收集问题线索。
“三位一体”强能力。针对基层办案人员变化快、新手多、办案能力不强的实际,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走下去、请回来、送出去“三位一体”方式全面提升办案能力,变“门外汉”为“业务通”。县纪委监委分管领导带领室主任和业务骨干分片包案,深入基层办案一线,采取以案带训、现场传授的方法“走下去”示范指导。坚持“缺啥补啥”,实行课程定制,在“每周一讲”业务培训中强化理论学习,把富有经验的办案人员“请回来”面授技巧,今年来共开展“每周一讲”业务培训12期549人次。同时分批次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送出去”开阔眼界,参与上级纪委监委案件查办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已有11人到市纪委跟班学习。
三个转变提“数质”。面对基层办案在保证数量的同时如何确保案件质量这一难题,该县纪委监委通过“三个转变”为实现高质量办案提供新的路径。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继续在大力减存量、遏增量上下工夫,在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监督在先。由粗放向精准转变。把精准、精细、精确的标准和要求贯穿到监督执纪工作始终,用“匠人”精神对待每个案件,全面精细对待各项工作的,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改变过去依赖信访举报、等案查办的被动思想,拓展思路,不等不靠,主动出击,摸排案源,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担当尽责的工作作风助推案件质量再上新台阶。(陆川县纪委监委 李秋萍)
编辑: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