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融水县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精准发力,理清思路,深挖彻查,将三个“必谈”运用到工作中,有效压实主体责任,加强廉政预防教育,筑牢思想防线,让约谈提醒成为陪伴党员干部成长的“护身鞭”、“助推器”。
新任干部“必谈”,提高政治觉悟。面对刚走上新岗位的年轻人或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县委班子成员围绕“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党风廉政”等方面内容进行集体谈话或个别谈话。单位主要领导和派驻(出)纪检监察组组长、乡镇纪委书记则围绕政治定力、服务群众、遵纪守法等方面内容,对新任干部进行一对一谈话。使始终保持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提高廉洁从政、拒腐防变的能力。近三年来,开展新任干部“必谈”活动500多场次1500多人。
村级班子“必谈”,减少廉政风险。针对新换届的村(社区)班子成员,由镇纪委牵头,各乡镇领导围绕财务管理及近年来发生在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以在低保、危改、扶贫资金等方面出现违纪违法的干部为实例,进行深刻剖析、对照检查式的谈话。使他们在思想、行动上引以为戒、警省自己、遵规守纪。同时,实行定期谈话制度,每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个季度不定期找联系点村(社区)干部谈话一次,掌握其思想和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全覆盖谈话,促使村(社区)班子成员在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最大限度减少党员干部廉政风险等。
发现问题“必谈”,激励担当作为。在信访举报、巡视巡察、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轻微的违规违纪问题,县纪检监委坚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的原则,进一步深入核实、一对一约谈问清,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谈话,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失误行为及时督促整改,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对曾受过处分人员,深入其住所“零距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在思想上放下包袱,解开心结,安心工作,让他们真正理解党组织“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目的。2018年,发现一些驻村工作队员在住村和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问题时,县里立即启动谈话程序,共诫勉谈话3个单位18人次,组织召回第一书记1名,单位执行召回工作队员2名。(融水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龙林智 韦桥保)
编辑:向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