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镇仁义村村委可能存在村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及公务经费收支情况不明,我们强烈要求纪委查处,给群众一个交待。”前不久,有群众向东兰镇仁义村举报箱投了这么一封举报信。经过县纪委精心调查,查明了在2005年至2017年间,该村两委班子成员违规使用村集体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用以接待、发放津补贴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相关人员分别受到党纪处分。
“我们队的10000元征地补偿款迟迟未到手。”兰木乡定桃村第八村民小组长在县纪委到该乡开展公开大接访活动时反映。参加接访的同志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经过现场核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补偿款如数交到群众手中,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在东兰县,村村设有县纪委悬挂的举报箱、举报指南并附有二维码等宣传资料,不断做精做细信访举报平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让群众从“不敢说”到“放心说”,畅通了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高配设施,实现“信访规范化建设”全覆盖。东兰县先后投入100多万元专项资金,规范化建设县、乡专用信访接待室,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硬件设施,在巩固自治区纪委关于加强乡镇纪委建设“十个一”的基础上,增加一间专用信访接待室和一组保密档案柜,实现与15个派驻机构硬件设施同步达到“十二个一”的规范化标准,为办信办访办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信访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巧建微平台,实现“信访举报机制”全覆盖。推进“定期接访”常态化,确定每月的10日为领导接访日,领导班子排班参加接访,做到快受理、快调查、快回复。推进“重点约访”制度化,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由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采取约访的形式,适时与来访干部群众代表约定时间和地点面对面交流,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推进“带案下访”亲民化,由群众来访变为带案下访,着力解决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化解积案。推进“公开大接访”阳光化,定期开展“公开大接访”活动,规范引导群众合理、有序、理性表达诉求,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创建“指尖举报”科技化,开通微信公众号和网络举报二维码,连同《“转作风、联基层、助扶贫工程”联系卡》张贴在全县149个行政村(社区)3613个自然屯,广大群众只需动动手机扫描即可随时随地举报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同时县纪委监委网站开设“在线举报”平台,把全县14个乡镇纪委和15个派驻机构举报信息标注在东兰廉政网链接版块,便于干部群众进行网络举报。
信访举报机制的不断完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反映问题,进一步营造了信访举报良好环境,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进一步拓宽了扶贫领域案件线索来源。2018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57件,初核问题线索309件,立案187件,立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结案174件,结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1.1 %;给予党政纪处分174人,挽回经济损失102.3万元,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东兰县纪委监委 贺彩英)
编辑:赵东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