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多莲。仲夏的雨后,我喜欢到城郊的池塘边赏莲,一池绿盖叠翠的莲花亭亭玉立,红莲垂露,青盘滚珠,好一派迷人的景色!莲花粉雕玉琢般的质感会令人联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莲花以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品质,踩着淤泥从远古走到今天。莲的清香因蕴藏着高尚的情操而被千古传颂。
站在莲塘边的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我的舅舅,他是三姐村的老支书,一个以种莲卖藕为生的菜农。
那年,村里一位膝下无儿女的覃姓老人,摔伤至全身瘫痪。支书老舅着急得几宵没睡好,请木匠帮老人做一副特殊的担架——放下来成椅子,打开来成床。又召集全村老少,老舅说,一人有难众人帮,覃老头没有后人,今后,我们大家轮流帮助他,首先从我家轮起。老舅的建议得到全村人的支持。
还有一次,我去舅舅家看年事已高的外婆,正好碰到有个外地老板和支书老舅在堂屋商量村里合作社的莲藕买卖的事情,见我这个外孙回来也没回避。外婆正在午睡,我不想打扰外婆休息,就到堂屋听支书老舅他们说事。收莲老板对老支书说:你们村的莲藕我全部收下,但收购价比别的客商的收购价每斤略底一毛钱,但每一次成交后我会给你一定数额的提成。支书老舅听完后阴着脸对那老板说:村里人把我看做主心骨,我却用这来拿提成,怎么对得起相信我的父老乡亲。你还是到别村去做生意吧。送走这个收莲老板,支书老舅摇了摇头,轻松笑了笑……
我突然想到,一心为村民的老支书,不正如这池莲塘里品质高洁的莲吗?
宋朝周敦颐有诗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这不媚不俗、不冰不火,刚正不阿、纯洁无暇,不正是老支书的写照吗?不也正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品德写照吗?
共产党人,肩负着领导中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把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扛在肩上!莲德,正是他们清正廉洁的生动写照。
莲德美,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更美!(宜州区委宣传部 林秋妮)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