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绵区:“十六字诀”有效提升群众信访满意度

来源 | 福绵区纪委2017年04月14日 16:22

  近年来,玉林市福绵区纪委切实采取有力举措,围绕“十六字诀”着力抓好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有效提升了群众信访满意度。2016年以来,该区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54件,全部按时办结,群众信访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一是直查快办。对群众通过“信、访、电、网”等渠道的举报件做到及时登记,根据问题线索实行分类处理。对线索清楚、可查性高的重要信访举报件,采取直接办理;对反映问题较具体、易查易结的问题线索,采取核实办理;对反映问题可查性一般,但又有一定内容的信访件,由镇纪委、纪检组联合办理。同时建立信访件管理台账,定期对转办件、交办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严格办结时限。

  二是化积息访。针对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和查结后仍不息访的信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由委局机关包案领导带案下访、重点约访,包案领导负责总体协调、督促指导、限时办结。对群体访和影响较大的信访积案,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找准问题症结,及时调查处理。对查结案件及时将结果向举报人反馈,做好政策解释,加大沟通反馈力度,通过化解信访积案来降低群众信访率。

  三是提质增效。对初信初访、实名举报信访件,加大督办力度,定期与承办单位沟通,跟踪掌握办理进度。定期进行信访分析,筛选重要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从问题线索是否查清、调查处理是否到位、群众矛盾是否化解、反馈结果是否满意等四个方面来提升信访案件办理结果的质量。

  四是规范机制。构建信访监督、督查督办机制,认真收集网络、来信、来访、来电等各类问题,统一登记、审批、分流、交办、归档管理。将“抓早抓小,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要求,贯穿于信访举报工作各个环节,正确运用好“四种形态”,对反映党员干部的一般性问题,采取发送信访通知书、信访谈话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提醒,防止“小病”成“大患”。对反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信访举报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优先办理、速查快结。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