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搭载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和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平台,积极探索实践三种下访方式,加强基层信访举报源头治理。
一是定点下访。即到信访问题较突出的部门、乡镇开展点对点的下访,督促相关部门和乡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开展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来,天等县着力定点查访了民政部门低保股和房改部门廉租办,对村民普遍反映的天等镇、向都镇及部分县直单位领财政工资的干部“吃低保”、住廉租房、村干部开展低保工作优亲厚友等问题进行定点查访,将从相关部门收集的享受廉租房、低保的名单与乡镇、村屯干部和县直单位干部名册进行信息比对,出现交集的名单交相关部门和乡镇下访核实,2016年7月以来,该县对天等镇水利站干部赵某等9名违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违规申报入住廉租房的干部进行党纪立案审查,给予低保工作中存在失职的12名乡(镇)、村干部党纪处分,有27名党员干部主动交代违规享受低保、申报廉租房等问题并清退违纪所得,群众对在享低保户、入住廉租房户资格异议的举报大幅减少。
二是定人下访。从县直单位纪检组中抽选信访工作经验丰富的纪检组长组成的流动信访组,针对近年来重复上访、核实答复后仍重复访的特定人群,每月定3人(件)下访,进村入户了解掌握确定这些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排查问题线索。如2016年10月初,流动信访组对向都镇民族村群众反复举报反映的该村大石山区家庭水柜扶贫项目资金被侵占问题进行定人约访,最终查实了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农丕强虚报套取并收集留置指标户存折,截留侵占项目资金10.3万元的严重违纪问题,给予农丕强开除党籍处分,涉嫌违法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群众关于向都镇民族村家庭水柜建设的信访举报就此化解。
三是定事下访。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低保、退耕还林等三个领域问题,协调收集职能部门近年来三种惠农补助的发放名册,由各乡镇纪委每月逐户下访、逐项核实15户以上,与受访农户双确认享受政策补贴事实,发现问题线索上交县级研判处置,妥善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惠农民生问题。如2016年4月,定事下访人员到该县宁干乡龙盛村瑶双村民小组开展工作时,发现很多群众没有足额领到2009-2012年退耕还林补贴,县纪委收到线索反馈后立即研判并派出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2016年11月对查实的该村民小组长许某昌截留私用4万多元退耕还林款的违纪事实进行党纪立案审查。 2016年,天等县通过日常受访与定点、定人、定事下访相结合,全面回归主责主业,全年上级转(交)办78件,同比下降21.4%,信访高递、人员高访到市级以上明显减少。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