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宁市纪委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要求,强化“三个从严”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队伍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探索出适合南宁市情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新路子,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有力保障。
从严履职担当,扛起监督主责。层层压实责任,出台市纪委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办法,明确干部监督工作的工作目标、职责内容和责任追究的具体情形。严把干部选用关,制定出台《市纪委监察局机关选调录用干部标准和程序》和县区纪委书记、副书记,市纪委派驻纪检组长、副组长等三个提名考察办法,把忠诚履职、敢于监督和干净干事作为选任纪检监察干部的重要标准。在今年县乡换届考察工作中,对有不良反映的5名县区纪委班子成员拟提名人选、11名乡镇纪委班子成员拟提名人选进行否决。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以今年开展打造“干部之家”活动为契机,建立案例警示教育和约谈提醒教育制度,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实践运用“四种形态”,把管事与管人、管纪律有机统一起来。今年以来,共约谈纪检监察干部50多人次,批评教育11人次,组织调整6人次,调离纪检监察岗位7人次。
从严日常监管,健全监督机制。坚持把加强监督贯穿于纪检监察干部日常工作各环节,扎紧制度的“笼子”。规范执纪监督权力运行,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工作的意见》,重点明确了规范信访举报处置、问题线索处置、执纪审查、定性量纪权的监督内容和措施要求。厘清权力和责任清单,结合深化“三转”,对机关各部门工作职能、办文办会办事、纪律审查等55项具体业务重新梳理,形成业务流程图,做到定岗、定责、定工作流程、定岗位风险、定防控措施“五位一体”,形成全面覆盖、整体配套、程序严密的内部监督“闭环效应”。坚持抓在经常,制定出台《南宁市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纪检监察干部执行公务重大事项报告和回避、保密制度、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坚持严在日常,建立起干部监督室、机关党委、组织部情况通报和定期督查机制,要求外出参与上级办案、外出培训或借调超过1个月以上的干部,实行定期报告和重大事项随时报告制度,防止干部因监督不到位而导致权力滥用、行为失范。
从严查处问责,打造过硬队伍。规范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排查,制定《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管理办法》、《反映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件办理规程》和干部监督室立案查处案件党纪政纪处理程序的意见,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一律由信访室直送干部监督室专人负责、专人登记、专人核查。制定出台《南宁市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督察暂行办法》,2015年以来,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举报线索进行大排查、大清理,实现了信访举报“零暂存”,从中立案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3人次。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纯洁和肌体健康。严查快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案件。2014年以来,全市共收到反映纪检监察干部信访举报31件,初核28件,立案6件,了结22件,处分并调离纪检监察干部队伍6人。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