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共和国是北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群岛国家,国土面积为109884平方公里,人口1280万。有数据显示,凭借着78.3岁的平均寿命和99%的识字率,古巴多年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极高水平。古巴共产党是古巴的执政党,现有党员90万左右。1959年1月1日,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后,古巴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成就非凡。
掀起肃贪反腐风暴
革命胜利后初期,古巴的腐败现象还不突出。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古巴经济逐步改革开放后,腐败现象趋于严重。1980年12月17日,时任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共“二大”报告中说:“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我们的思想、尊严和道德是正义的。在腐败未侵蚀党的肌体之前,就必须把毒瘤彻底切除。”
1989年,古巴掀起了一场肃贪反腐运动,将参与贩毒和走私、腐败和挪用公款的原“革命功臣”、古巴驻安哥拉驻军司令奥乔亚中将等14名高级军官和官员逮捕并判刑,其中包括奥乔亚中将在内的4人被判处死刑。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腐败、渎职等原因,先后被撤职的党和政府的高级官员有:古共政治局委员卡洛斯·阿尔达纳,古共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外长罗伯托·罗瓦伊纳,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基础工业部长马科斯·哈维尔·波塔尔·莱昂等。2006年4月26日,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安·卡洛斯·鲁宾逊·阿格拉蒙特被开除出党,同年6月16日,哈瓦那省人民法院第7法庭经过开庭审讯,判处其十二年有期徒刑。
2011年12月21日,古巴现任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说:“党在这场反腐斗争中应起主角作用。反对腐败的斗争不容留情,应该言必行。”
设立反腐倡廉机构
2009年8月1日,古巴全国人大决定新设一个强有力的反腐部门———总审计署,取代原来审计和监察部,负责治理腐败问题。2013年2月24日,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第八届全国人大成立大会上再次强调,必须同损害社会制度基础的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3月14日,古巴国务委员会颁布法令,成立国家监督委员会,以制止和消灭行政腐败。国家监督委员会对腐败和犯法案件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预防、减少、消灭腐败现象的措施。该委员会主席由国务委员会副主席、总检察长格拉迪斯·贝赫拉诺兼任。
此外,古巴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制定了廉政方面的26条规定,如规定高级干部除非因公务,不能去旅游饭店消费;部以上干部及其家属都不能在企业兼职或担任名誉职务;不允许高级干部子女经商;不允许企业领导人把家属和亲戚安排在本企业工作;高级干部没有特殊供应;高档礼品一律上缴;领导干部贪污受贿金额在300比索(约合12美元)以上者,不论其职位高低,坚决免除其领导职位,该法办的法办;党政机关干部的工资不能高于同等级别的企业领导人的工资;在住房方面,除个别领导人有照顾外,其他领导人和普通居民同住居民区;不允许为省委第一书记和正部长以上领导干部配备高档进口车,领导干部集体活动时均使用面包车;领导人出国访问,家属不准随行,更不允许借机绕道旅行;除最高领导人出访乘坐专机外,古巴其他领导人出访都乘坐班机,不准坐头等舱。
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近年来,古巴全国人大把反腐斗争作为人大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有报道称,2013年12月18日,古巴召开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第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古巴总审计长格拉迪斯·贝赫拉诺在报告中说,自2009年以来至今,古巴审理了众多的腐败案例。她强调,不仅要惩罚腐败分子,而且要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根源,要加强监督和自我监督,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纪律;对干部,特别是对领导干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加强对公务员的道德教育。为加强监督,古巴在全国范围内,已培养了7000名督察员。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拉索也在这次会上强调,人大代表应成为反腐倡廉的榜样。
此外,古巴各省市都设立群众举报委员会、审计局或审计办公室等机构,扩大古巴反腐倡廉的社会基础。上至古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下至基层单位领导人,不仅要接受所在单位群众的监督,而且要接受所居住社区的保卫革命委员会(相当于我国的居民委员会)的监督和管理。
编辑:刘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