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昆仑关

2015年08月24日 10:22

鏖战昆仑关

昆仑关克复前夕(图片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鏖战昆仑关

国民党军队将士在阵地上冲锋(图片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鏖战昆仑关

昆仑关大捷,战士们欢呼胜利(图片由南宁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一)

    

  巍巍昆仑雄关,位于南宁市北面45公里处,重峦叠嶂,谷深坡陡,狭窄而曲折的昆仑古道盘绕在峰峦之间,扼据邕宾公路的咽喉,真有“一夫当关,万人莫敌”之势,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一场震惊中外的浴血鏖战。
   

  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中国沿海只有经过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仍保持畅通。日军为进一步封锁和威胁重庆国民党当局,以战逼和,于1939年11月15日用一个师团的兵力在钦州湾登陆,24日占领南宁。其第5师团第21旅团在二塘突破中国军队200师600团的阻击后继续北上,12月4日侵占昆仑关,扼住了桂南公路交通的咽喉,妄图乘势北取柳州、桂林,完全切断国民政府的西南国际交通线。这就迫使蒋介石下了夺回昆仑关的决心,决定从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抽调了9个军20多万兵力,进行桂南会战。
   

  会战首先在昆仑关一带展开。
   

  担任主攻昆仑关的部队是爱国将领杜聿明任军长的国民党军第38集团军第五军。
   

  在通往昆仑关阵地的公路上,千军万马在紧张进行调动。第五军的装甲车隆隆地辗过红土砂石路面,嵌下深深的履带印迹;从山间驿道和田间小径还不断走来一队队、一群群男女民工,他们挑着一担担、一箩箩粽粑、甘蔗、大米、蔬菜、鸡蛋、茶水,慰劳参战将士。还有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组成的南宁、玉林、陆川等地战工团和广西学生军、广西地方建设于技战地服务团的热血青年们,也纷纷开赴昆仑关前沿阵地和日军后方,宣传发动群众.组织慰劳队、支前运输队和抗日游击队,配合正规部队作战。
     

  12月18日凌晨,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按原定计划,向昆仑关守敌发起了总攻击,军部的重炮团和各师的山炮营对准日军前沿阵地,万发齐放,猛烈轰击。日军的炮兵也立即还击。
   

  炮声一停,担负第一线正面攻击任务的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和第200师,立即冲出战壕,在装甲车和轻重武器的强大火力掩护下,英勇地向日军阵地运动前进。在此同时,右翼的新22师也向五塘、六塘的日军阵地迂回攻击;左翼第200师的一、二补充团向七塘、八塘守敌进击,形成了对昆仑关阵地的包围。  ˉ
    

  据守昆仑关的日军是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两个联队,约6000多人。该师团官兵多系日本山口县人,秉性傈悍,长期受武士道训练,在侵华战争中参加过南口、忻口、太原、台儿庄、广州等战役,攻守经验丰富,气焰很嚣张。他们占据昆仑关后,在关里及周围的仙女山、老毛岭和罗塘,以及441、653、600等高地,均筑有据点式的堡垒工事9还在阵地上配置有备种轻重武器,构成严密火力网。这给第五军荣誉一师和200师造成极大的困难。
   

  过一会,空中传来“嗡嗡”飞机声。十几架像乌鸦似的日机窜到第五军荣誉一师和200师前进道路上空盘旋,企图俯冲扫射。但第五军的高射炮立即向日机猛烈射击,迫使日机不敢低飞。
  

  正面攻关战斗开始后,荣誉一师冒着敌入密集炮火和飞机的空袭,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猛扑敌阵。第一团首先击退仙女山守敌。接着,他们又不给敌人以喘息机会,乘夜出击,连续攻下了老毛岭、万福林、411高地等阵地。在此期间,担负右翼和左翼攻击的新22师和第200师,也曾攻占了五塘、六塘等阵地,并破坏了公路上的桥梁,切断了敌人后方交通线。至19日凌晨,根据杜军长的命令,荣一师要在200师配合下,集中兵力对位于昆仑关东北制高点的653高地攻击。该高地对整个攻关战斗威胁最大,日军派有200余兵力死守。荣一师先后从正面和两侧猛打猛冲,都未能奏效。敌人多次寻机发起反冲锋,一师伤亡很大。但该师将士们越战越勇,激战至中午,终于占领了该阵地,第一次把战旗插上了关楼。
     

(二)
     

  坐镇南宁的日军第22军第五师团师团长今村津听到昆仑关丢失的消息,立即调兵遣将,倾尽全力火速增援昆仑关战场守军。

   

  19日下午,正当第五军将士们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下,利用战斗空隙赶修阵地工事时,从南宁赶来的配有装甲车、坦克和榴弹炮的敌军源源不断到达。他们在大批飞机的掩护、配合下,与原来的守军一起,疯狂地向昆仑关和五塘、六塘等阵地反扑。由于敌人火力过于猛烈,并接连不断的轮番攻击,昆仑关口又被日军夺去,其余各据点也得而复失。
  

  在五塘和六塘阵地,当日军台湾旅团由南宁来增援五塘、反攻六塘时,第五军新编22师一个团死守六塘,两个团将主力埋伏在公路两侧高地,且战且退,诱敌深入。师长邱清泉亲率主力向敌反击。一方面命令装甲车防御炮猛击敌坦克、装甲车,并破坏其公路和桥梁;另一方面命令事先埋伏在公路两侧高地的部队出击,敌军遭此突然袭击,惊慌失措,纷纷向公路南侧高地夺路溃逃。

   

  12月24日,杜聿明军长决定调整部署,首先集中力量攻击昆仑关前的重要据点罗塘高地。激战至傍晚,终于攻占罗塘高地。敌军除两人负伤被俘外,10多名军官和200多名士兵全被击毙。
  

  接着,第五军乘胜击退昆仑关口周围阵地的守敌,并第二次攻克了昆仑关。但不久,敌军在关口四同集中炮火反击,我国军队伤亡很大,关口又被日军夺去。

  

(三)

     

  日军虽然重占昆仑关,但已是困兽犹斗,其处境越来越困难。前方的粮食、弹药严重缺乏,只好靠飞机用降落伞空投,饮水则要用橡皮袋装空投下来。由于双方阵地犬牙交错,有的落在我国军队的阵地上。
      

  日军第五师团长今村津眼看日益严重的困境,令台湾旅的林联队和渡边联队极力钻隙,强行突破中国军队防线,增援昆仑关口军阵地。

   

  12月25日,杜聿明军长在给各师长的电话中,分析昆仑关两克两失的原因,认为日军在关口两侧据点均设置坚固的堡垒式工事,如不彻底消灭这些据点的工事,光是攻占关口,也无法立足。因此,他要求各师乘增援日军未到达之前,采用要塞式攻击法,将关口四周据点分配给各师团负责.同时出击,逐一攻克,以缩小范围,最后攻占关口。
   

  荣誉一师接电后,立即调整部署。于当天下午向罗塘南端高地再次发起攻击。该师作为主攻部队,经过一个星期的艰苦血战,精力极为疲劳,伤亡很大,每团剩下的官兵合计尚不足两连人。但他们同仇敌忾,士气仍很旺盛。该师第二团在团长汪波指挥下,先匍匐在山下,当我炮兵摧毁敌军阵地前的堡垒式工事后,即神速冲入敌阵,把守敌击溃。

   

  接着,第200师配属的第一师第三团、军补充一团、山炮一连,22师迫击炮连、战车一连等兵力,于同月28日正午展开对界首北侧和同兴北侧据点的进攻。
   

  界首,位于昆仑关北端,是敌军防守关口的一个坚坚固据点。原分配200师负责攻打,因该师伤亡惨重,军部遂派荣一师第三团等部队配属该师指挥。敌机在界首上空盘旋,似乎在给地面守军打气。战斗一开始,我国军队第五军军部集中重炮团的火力轰击界首阵地工事,直炸得地动山摇,浓烟滚滚。趁敌军被轰击得无法抬头之际,荣一师第三团战士立即越过敌防线,跃入敌工事,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一直激战到凌晨,终于攻克了界首阵地,该师伤亡也较大,全团9位连长己有7位伤亡。

   

  同月30日拂晓,在古老的昆仑关上,第五军两个榴炮营的15厘米口径的榴弹炮,昂首齐吼9对准关前制高点,逐次集中射击。接着,新22师的战士们从掩体里一跃而起,在各种轻重武器火力掩护下,奋不顾身,步步逼近关口。守敌依托有利地形和残存工事,负隅顽抗。血战至31日中午,敌渐不支,该师65团士兵首先冲入关口,终于第三次攻克了昆仑关。
   

  昆仑关之战,共歼敌4000余人,击毙敌一名高级将领,我爱国将士也付出了伤亡14000人的代价。战斗结束后,不少英勇献身的抗日官兵还保持着向敌人射击、投弹的姿势;有的烈士虽已躯体不全,但双日圆睁,怒视着苍穹。(编摘自《广西抗战纪实》)

  

 相关链接—— 

    广西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日军两次大规模入侵广西及广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