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一杯“清廉”茶

来源 | 钦州市钦南区纪委2013年04月08日 08:15

  中国茶道四谛“廉、美、和、敬”,道出了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爱民不言惠,锄强不言威,事上尽礼不言屈己,钦贤下士不言忘势,庶乎官箴无忝的清廉境界。常饮清廉茶,常思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应以民为本,谋民利,保其节。

  

  廉。饮茶推行清廉、勤俭有德。以茶代酒敬客,乃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清正廉洁上,党员干部不管身居何职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抗得住权、钱、色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顶得住贪婪之念的侵蚀。要时刻提醒自己,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民谋福利,不能为个人谋私利;要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保持朝气蓬勃、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葆清廉本色。

  在各种座谈会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显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这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的承诺,也是厉行勤俭节约取得的丰硕成果。十八大之后,打造廉洁政府,强调廉政建设,提倡廉洁奉公,是党和国家的呼唤,是人民群众的心声,“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发扬推广。

  

  美。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共廉共勉。品茶之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权和利、满足欲而结成不同的圈子。这样的生活圈子,它把当前腐败现象的原因和表现集为一体,就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勤政廉洁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本。领导干部要时常给自己敲警钟,常思是否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正确用权,可以成就事业,造福人民;常想是否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只有提升境界、看淡名利,才能不至于为了名反毁了名、为了利反害于利;常虑是否做到了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做到拒腐防变,方显清正廉明本色。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可以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但前提是高尚的生活品味、纯洁的生活情趣,能反映出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以勤政为民、克己奉公、造福百姓为共同目标,互敬互勉。

  

  和。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欢聚一堂,手捧香茶,其乐融融;亲友来相见,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协商议事,有促互谅互让,成效显著。

  十八大后,进一步开展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不仅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清茶一杯,是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是讲大局、讲正气、讲团结前提保障,是凝聚党心民心重要举措。如今,从各种媒体渠道报道的新闻来看,桌上清茶已成为反腐倡廉建设的标志性代表,是推行勤俭节约的风向标。

 党员干部应该做到不比资历比能力,看谁科学发展办法多;不争功劳争奉献,看谁和谐发展贡献大;不图形式图实绩,看谁率先发展意识强,使整个社会充满风清气正的茶香。

  

  敬。敬业爱民,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约客来访,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品边谈,以促情感;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是高尚情操的表现。

  做到敬业爱民,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不论职位高低、能力强弱,都会自觉自发的,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热爱人民、关心人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人民之所需。敬业爱民是为了党的民心向背,是为了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赢得人民的拥护与爱戴,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铭记心中。

  终身不忘勤廉事,知行一统创佳绩。常饮一杯清廉茶,保持一种淡泊清净的心境,守住一片温馨的宁静,人生将会更纯净,事业将会更辉煌。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