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改进作风:正人先正己

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10月21日 15:20

  绝不护短,收到纪检监察干部利用办案敛财的举报,严查快办;抓早抓小,重视对市级纪委领导作风问题的反映,及时约谈;凡涉及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线索,百分之百核查;纪检监察岗位面临的廉政风险,全面防控……
 
  把自己摆进去,正人先正己。近年来,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内部监督等举措不断推进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把自己摆进去,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下去调研,吃食堂,住内部招待所,集体参观乘坐一辆中巴车,委厅领导的一言一行都为我们改进工作作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记者在广东省纪委、监察厅采访,经常会听到机关干部发出这样的感言。
 
  身教胜于言教,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在改进作风中,广东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成员始终走在全省纪检监察干部的最前列。
 
  去年换届后,省纪委、监察厅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赴江西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时,提出“五看齐”倡议,即:全省党政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看齐,全省党政干部向纪检监察干部看齐,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向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干部看齐,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干部向委厅领导班子成员看齐,委厅领导班子成员向省纪委书记看齐。此后,省纪委重新修订了《纪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对领导班子自身的学习、决策、作风、纪律等提出更高标准、更严要求。
 
  今年,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成员更是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认真查摆自身问题。
 
  6月6日,在省纪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中央印发的教育实践活动意见时,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就提出委厅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机关党员干部要深入思考3个问题,即:“四风”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表现形式,反腐倡廉建设中如何体现“为民、务实、清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在省纪委、监察厅的统一安排下,7月中旬到8月中旬,委厅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设区市和部分省直单位,面对面征求各市市委主要领导、近年来发生大案要案的省直单位负责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及群众的意见。
 
  时至今日,广东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钟世坚还对7月25日举行的省纪委、监察厅“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印象深刻。他说:“听了参观代表的建议,我有抹了清凉油的感觉,对一些问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开放日”当天,11位来自人大、政协、高校、媒体、基层群众的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了省纪委、监察厅征求意见座谈会。在机关的委厅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会。
 
  把自己摆进去,不回避自身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已查找出的问题包括: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存在6个方面问题;委厅领导班子存在42个具体问题;委厅领导班子12名成员存在104个个人问题;委厅机关党员干部存在126个问题。


 
  把自己摆进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走进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个人廉政风险排查防控表》。记者数了数,该表列出了市纪委书记岗位存在的19个廉政风险点。
 
  王晓玲告诉记者,纪检监察机关本身也有权力,也存在廉政风险,执纪者在组织别人查找廉政风险、做好防控之前,更要以身作则,带头接受监督。“我个人的廉政风险防控表要在委局机关第一个张贴。这是我对负责委局机关廉政风险排查工作同志的明确要求。”她说。
 
  据介绍,针对机关内部92个工作岗位,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先后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85张,制作廉政风险防控表201张;一共排查出风险点2451个,制定防控措施3579条。
 
  把自己摆进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今已成为广东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理念。
 
  在9月5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发出的《关于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持久纠正“四风”的通知》中,记者看到除了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本地区相关工作监督检查作出部署外,还对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纠正“四风”提出了明确要求。
 
  把自己摆进去,让纪检监察机关真正成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表率。惠州市纪委、监察局近日对所属县(区)纪检监察机关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纪检监察机关改进作风的意见和建议。
 
  惠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松说:“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纪检监察干部就要敢于把自己摆进去,善于沉下去,乐于融进去,正人先正己,树标杆、作表率。”


 
  把自己摆进去,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

  “上半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办案80多件,没有出现一起投诉,这主要是我们实行的‘一案三卡’制度在发挥作用。”在惠东县采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潘智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潘智所说的“一案三卡”实际是广东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案件监督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具体来说,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由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发出《联络沟通卡》、《文明办案卡》和《廉洁监督卡》,搭建案管部门与被调查人及其家属、发案单位的沟通联系渠道,由此强化对办案工作及办案人员的监督。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在接受监督中,强化对自身权力的制约,才能正确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黄先耀说。
 
  该省今年制定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2013—2017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明确纪律要求和处罚措施,督促和规范干部言行,细化对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
 
  为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广东省纪委、监察厅专门设立干部监督处,由干部室管理,负责对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出台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干部监督的工作职责、监督形式、工作内容等。
 
  据介绍,去年以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干部监督处共处理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群众来信55件,对5名干部进行了信访约谈,办结率达100%。
 
  内部监督时刻常在,作风改进永无尽头。近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出台的《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又成了全省纪检监察干部一面必须时时对照的“镜子”。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坚决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行为规范》以短短的6句话明确了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时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准则、工作纪律及言行标准。“这也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强作风、严纪律、治‘未病’的庄重承诺。”省纪委干部室副主任闫宝璋说。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