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三批省级机关就群众反映问题做整改承诺

来源 | 新华报业网2013年10月18日 14:57


  江苏省级机关部门单位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其作风怎么样、问题解决好不好,直接影响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关乎人民群众对活动的观感和评价。为了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和关切,我省组织省级机关部门单位围绕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媒体公开整改承诺,通过群众监督形成倒逼机制,更好推动问题解决,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今天公示的是第三批。
   省科学技术厅
   问题、意见: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经费管理需进一步规范
   整改事项: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监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整改措施:
   1、制定出台《江苏省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分类支持、多元投入,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科学安排、注重绩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
   3、允许项目承担单位列支绩效支出,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严格财务纪律,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巡视检查制度,使用监督关口前移。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司法厅
   问题、意见: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服务不够方便
   整改事项:优化法律援助惠民服务机制,健全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网络,方便群众寻求法律援助
   整改措施:
   1、降低法律援助门槛。逐步实现法律援助对象从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延伸,确保常住人口法律援助案件代理和辩护率达万分之八。
   2、加强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网络建设。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全面设立社区、村、农民工聚居地法律援助联系点,努力构建“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寻求和申请法律援助。
   3、创新法律援助服务载体和服务形式。进一步规范“12348”法律援助专线工作;对行动不便、患病残疾的困难群众,实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
   4、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国土资源厅
   问题、意见: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整改事项:按照即征即保、应保尽保、分类施保、逐步提高的原则,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乡各类社会保障体系
   整改措施:
   1、做好《江苏省征地补偿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2、将部分土地补偿费分配给被征地农民,帮助被征地农民安排征地后的生活;增加政府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
   3、提高养老年龄段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养老金标准,未成年年龄段被征地农民按照当地安置补助费标准一次性领取生活补助费。
   4、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对征地补偿标准适时进行调整。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环境保护厅
   问题、意见: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废气扰民,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整改事项:加强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废气收集和治理,完成重点企业有机废气治理,逐步解决废气扰民问题
   整改措施:
   1、选取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等7家化工园区,按照“一区一策”要求,进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台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绩效评估办法、化工行业废气治理技术规范,指导全省开展治理工作。
   2、完善相关法规要求。制定出台江苏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标准、废气治理绩效评估办法、化工行业废气治理技术规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标准,全面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
   3、完成9家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和19家化工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改造。
   完成时限:2014年底
   省交通运输厅
   问题、意见:农村交通特别是苏北欠发达地区出行还不够方便,交通在扶贫开发中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
   整改事项:扎实推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整改措施:
   1、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2013年农村公路新改建道路4000公里,改造桥梁1000座,不断改善农村交通出行条件。
   2、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客运通达攻坚和镇村公交发展工程,年底基本实现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全覆盖。继续大力发展镇村公交,2013年全省新增100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全省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43%以上。进一步规范镇村公交和农村客运运营服务,不断创新客运发展模式。
   3、加大苏北“六大片区”交通扶贫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交通扶贫体制机制,科学编制帮扶规划,在项目安排、资金拨付等方面对“六大片区”给予倾斜支持。
   4、加强交通运输基层站所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整合执法资源,规范执法行为,在全系统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商务厅
   问题、意见:农副产品零售终端不足、布局不合理、传统业态运营效率低
   整改事项:推广农副产品“社区直供站、直销店”连锁经营模式,实现农副产品“平价”供应
   整改措施:
   1、扩大农副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引导更多地区、更多农副产品批发企业、流通企业,试行“社区直供站、直销店”等新型经营模式,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
   2、把农副产品“社区直供站、直销店”作为发展多元化零售终端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农贸市场、流动供应点等业态有序竞争,形成多渠道的农副产品零售网络。
   3、对有发展前景的“社区直供站、直销店”及其配送中心项目建设给予支持奖励。加强政府服务,积极协调城建、城管等部门以及小区物业、业委会,为直供站、直销店选址布点提供方便。    
   4、将“社区直供站、直销店”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集网上订购、分拣包装、加工配送、指挥调度、安全溯源等为一体的农副产品智能配送体系。
   5、社区直供站、直销店模式实行地区由当前4个市扩展到6个市以上,数量由当前的130个增加到230个。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文化厅
   问题、意见: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单位服务水平不够高
   整改事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单位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整改措施:
   1、开展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单位优质服务提升月活动。指导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制定相应工作规范,公开挂牌上岗,向社会公开承诺。
   2、结合第一次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对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功能服务进行一次大检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及时整改。
   3、对全省各地落实《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情况进行调研,查找不足,整改到位。
   4、继续开展“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活动,下半年将向基层送书刊80万册、送戏1400场次,指导各级文化部门继续做好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等公益活动。
   5、开展国家、省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建设。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广播电影电视局
   问题、意见:部分湖区、山区有线电视无法通达,群众收看电视困难
   整改事项:采取“直播卫星”方式,全面解决湖区、山区群众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整改措施:
   在总结老子山镇试点基础上,摸清潜在需求用户数,按照“三个一点”(即省财政、地方财政和用户共同负担成本)的要求和以奖代补的形式,由省局统一组织招标、各地配合设备安装调试,共同完成项目实施,实现全省广播电视全覆盖。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新闻出版局
   问题、意见:部分地区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善、图书更新慢、使用率不高
   整改事项: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
   整改措施:
   1、通过文明单位结对共建、管理员专业培训等,强化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建设,每年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
   2、各地每年完成1/3以上农家书屋出版物的更新。推进农家书屋图书通借通还、报刊及时投递。推动全省经济发达地区设立更新专项资金,其他地区设立更新配套资金。
   3、推动数字农家书屋和在线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对农家书屋的动态管理。开发完善省农家书屋工程网络化管理系统,实现在线选书、信息实时传递。
   4、综合利用农村现有的各类资源,将农家书屋与关工委的校外辅导站有机结合,引导农民读书学习,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
   5、加大星级示范农家书屋创建工作力度,对星级示范农家书屋实行政策倾斜。适时开展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优秀农家书屋读书明星等评选活动。
   完成时限:2014年底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问题、意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安全事故多发
   整改事项: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使全省企业安全生产得到强化
   整改措施:
   1、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推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
   2、构建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保障能力。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标准化建设。推广淮安“1+3”安全监控体系、煤矿解剖式执法和金陵石化安全员管理办法等典型经验。
   3、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加强机构建设,保证经费投入,强化企业全员安全培训。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省粮食局
   问题、意见:粮油质量检测网络不够健全,群众担忧粮油食品安全
   整改事项:加快推进粮油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原粮质量安全监管,打造江苏“品牌粮食”,推进粮油放心工程
   整改措施:
   1、加强原粮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加快配置现场快速检测、调查取证设备,提高质量监管装备水平。完善全省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布局规划,推动基层落实机构、编制和经费,实现“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2、加强粮油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加快粮油检测设备改造提升,增设一批真菌毒素、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加强检测人员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指标检测专业队伍。
   3、加强原粮质量卫生监管。组织开展夏秋两季原粮质量安全监测,从源头上掌握原粮质量卫生安全状况。加强对收购入库和储存期间粮食储存品质检测,规范使用储粮药剂,确保粮食卫生安全。建立粮食质量安全应急预案,严控不宜食用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确保口粮市场消费安全。
   4、加强放心粮油供应网点建设。开展放心粮油产品、放心粮店和示范企业创建,打造江苏“品牌粮食”,全省放心粮油店(点)基本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让城乡居民吃上优质、安全的粮油产品。
   完成时限:2014年底
   省物价局
   问题、意见:物业服务收费不合理、不规范,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矛盾纠纷多发
   整改事项:修订出台《江苏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
   整改措施:
   1、根据《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的要求,修订出台《江苏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对物业服务收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政策界定。
   2、督促各市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对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完成时限:2013年底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