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雄(中)在进行山羊血液抽检监测
是什么,让他在同一个岗位,一干就是19年?
是什么,让他成为了农民眼中的“活神仙”?
是什么,让他放弃回城的机会?
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山乡,他为村民放飞希望
2010年的盛夏,灵峰镇爱群村养牛专业户梁培磁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养殖场草青木秀,一群肥硕的杂交牛站在树荫下悠然自得地啃着青草。梁培磁看着快要出栏的宝贝,平日极少唱歌的他面对大山吟起只有本地人才能听懂的山歌:雄哥不愧好党员,身残志坚为乡亲。兽医十年风雨路,为民致富汗水干……
雄哥,乃灵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赖永雄也。雄哥是灵峰人对赖永雄最敬重的称谓。与灵峰人谈起赖永雄,谁都有一个个说不完的故事。
梁培磁,爱群村的一位养殖大户,每年出栏肉牛在1000头以上,是灵峰镇牛品改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梁培磁向笔者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2000年以前,他还是爱群村的一个贫困户,东奔西闯多年都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致富路。看到乡亲们或经商富了起来,或办厂富了起来,而自己却一贫如洗,心里不是个滋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雄哥,雄哥三句不离本行,鼓励他养牛。他十分佩服雄哥的为人和精湛的养牛技术,二话没说就当起了养牛专业户。开始的时候什么叫黄牛品改,什么叫人工授精,什么叫孕期呵护他都不懂。技术上的问题他一股脑儿地“推”给了雄哥。2005年3月的一个夜晚,一头杂交牛在吃了他下午喂的草料后突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看到花了两千多元买回的“宝贝”的惨状,他一个电话就打到了雄哥那里。此时雄哥正在贺州市区的家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接到电话后,只好委托妻子向父母道个别,自己一个人骑上摩托车往灵峰赶。
梁培磁说:“如果没有雄哥,我不可能成为专业户,更不可能盖起一栋400平方米的楼房,还买起了冰箱、彩电、太阳能热水器、农用车和勾机。”
2010年的最后一天,笔者随赖永雄来到与灵峰镇相邻的广东省怀集县岗坪镇太原村。车刚停稳,太原村的村民便围了上来。赖永雄逐一与村民打招呼。笔者感到十分纳闷:一个广东乡镇的村民,对赖永雄为何像乡亲一样的熟悉?
疑问,是在听了一位名叫郭振洪的老乡叙述后才解开的。
郭振洪是太原村的一位养殖大户,五年前,他花高价买来的一头楼来牛怀孕九个月,就要临盆之际,突然得病。他请来了岗坪镇的兽医。谁知这位兽医“胆大艺小”,一针下去,小牛犊胎死腹中。更要命的是,死在腹中的小牛犊虽然“产”下了,但胎衣却留在了母腹。一天,两天,三天,胎衣都没有下来的迹象,母牛已连续几天未进食,母牛危在旦夕。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胎衣坏死在母体,母牛就会失去生育的能力,甚至会危及母牛的生命。郭振洪看到这种情况,伤心到了极点。后听人说,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兽医站的赖永雄会治牛病。他拨通了赖永雄的电话。接到郭振洪求助电话的当天,赖永雄正在八步城区办事。他明白,时间就是抢救母牛的关键。他不敢有半分钟的耽误,马上坐车往回赶。一下车,便骑上摩托车来到了广东怀集县岗坪镇的太原村。经过诊断后他立即对残留在母牛腹中的胎衣进行处理。坏死在母牛腹中三天的胎衣恶臭难闻,很多群众一边好奇地看一边在不停地呕吐,而赖永雄却用手把恶臭的胎衣从母牛的子宫中一片片地抠出。母牛得救了。几个月后,赖永雄又为它进行了人工授精。九个多月后,这条母牛顺利产下了健康的杂交牛。
郭振洪对笔者说,赖永雄的水平非常高,在他们太原村500多户群众看来,他就是兽医里的“活神仙”,他一年为村民配种杂交牛3000多头,创造的效益至少有100万元。
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灵峰镇,广东岗坪、长安等乡镇的牛品种改良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养殖技术差、卖牛难等问题。经过赖永雄多方协调,由梁培磁任会长的两广灵峰镇养牛协会于2011年5月成立,该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灵峰镇养牛业的快速发展。
山乡,是他展示才华的舞台
灵峰,地处两广边界,离城区将近100公里,是贺州市八步区最边远的山区小镇之一。连绵不断的大山是庸者望而却步的屏障,却是智者施展才华的舞台。
1995年,告别了柳州牧校的赖永雄被分配到这里。刚来到这里工作的时候,全镇只有5000多人口,乡镇上就一条小街,几十户人家。群众以农耕为主,只停留在自给自足的传统养殖方式,没有规模的养殖户,畜牧站只有他一名技术员。赖永雄虽然感到有点失望,但也觉得今后施展才干有较大的空间。
刚建站时,办公、生活场所只有十几平方米,水电供应不便。直到2001年国家投入资金,才建起了现在的一栋三层办公楼。19年如一日,一个人、一个站,其中的清苦只有这个曾因小儿麻痹而患疾的年轻人才知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连自己也记不起在这19个年头里为多少乡亲解决过养殖的难题,为多少本地母牛授过精配过种。
笔者曾两次专程采访赖永雄,但都无法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素材,倒是在灵峰镇整理的有关他的先进材料中获得了以下几行浓缩性的文字:2005年以来,赖永雄在灵峰镇发展了规模养殖专业户100多户,培训人员达6000多人、接待农民技术咨询7万多人次,免疫生猪6万多头、牛3.6万多头、家禽30万羽,改良母牛1万多头,培育杂交牛8000多头,为群众创收1600万元。曾多次荣获广西十佳牛改技术员、广西水产畜牧系统优秀牛人工授精技术员、贺州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先进工作者、八步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区自强模范、广西水产畜牧系统创先争优十佳先锋人物、贺州市优秀共产党员、贺州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八步区优秀共产党员、八步区百名标兵,还被选为贺州市八步区三届党代表。
山乡,是他事业的寄托
在赖永雄父亲78岁生日这天,宾客们都到了,却迟迟不见赖永雄回家。原来赖永雄一大早就被农户请走了,等他把牛配好种,才急忙往家里赶。当他赶回家时,面对年迈的父亲,面对满堂宾客,赖永雄感到很内疚。像这种情况他们的家人已经习以为常了,他也不记得,曾有多少次没有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了。
由于灵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只有赖永雄一个人,他是站长又是兵,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防疫检疫工作、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等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去完成。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他都能够顺利地完成,并且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曾多次被评为市、城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先进工作者。
据和他一起就读牧校的同学说:“阿雄工作很繁忙,在八步几乎找不到他,有几次同学集会他都没法赶来,要不就是经常中途接到群众求助的电话就匆忙离开,大家都说他是乡下人了!”
2012年,赖永雄通过招商引来广东佛山市的夏家进老板。经充分的考察调研后,首次在灵峰镇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兴建存栏200头原种瘦肉型母猪、年出栏3200头肉猪的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后将实现灵峰镇生猪规模养殖零的突破。
他已经完全地融入了这个山区乡镇。19年来,风里来雨里去,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是在灵峰度过的,因为,灵峰人民离不开他,广东岗坪等地人民离不开他,他的事业在山乡。
山乡,继续述说他的故事
“永雄得了这么多的荣誉,你感到骄傲吗?”笔者试探性地问低头坐在笔者对面的赖永雄的妻子。
“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更多的是泪水。”
听到赖永雄妻子这样的回答,笔者的心不禁一颤。
镇政府的一位领导在笔者第一次采访赖永雄的时候就曾有愧意地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赖永雄为了群众而忘我的精神令人感动得有些难过。作为一个残疾人,19年如一日“抛妻弃子”一个人在这里埋头苦干。在他得知八步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准备要把他调回机关的消息后,他主动找领导婉言谢绝。有人这样笑他,赖永雄,你肢体残疾,难道头脑也残疾吗?他听后只是笑笑了之。
2013年3月11日,笔者第二次采访赖永雄,这一次采访,少了陌生人生硬对答的拘谨,多了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交流。
“我不是不想调回机关,在乡镇风里来雨里去奔波的滋味并不好受,回机关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的舒适谁不向往?况且我还欠妻儿老小19年的债。但我一想到这里的乡亲,一想到乡亲们刚刚发展起来的养殖业,我想调回机关的念头又打消了。”
看到赖永雄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在闪光,笔者意识到,自己思绪的翅膀,已经触摸到赖永雄高远的情怀。
“早6至8点到检查站检疫通往广东的畜禽,8至10点为群众阉鸡,10点以后到养殖户家巡看……”
这是赖永雄压在办公桌的一张“上班”时间表。
这张表,伴随着赖永雄送走19年短暂而又漫长的时光,见证了这位身残志坚的硬汉一心为民的历程……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