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成功调解一个纠纷,我的内心并没有太多成就感,相反是更多的伤感。因为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的矛盾、纠纷,还有不少人受到不公平的遭遇和伤害。不知为什么,看到那些期盼、求助的眼神,我的内心沉甸甸的。这辈子我难以离开调解工作了,我要尽我的一份责任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
这是本文主人公在公务员笔记本首页上记录的工作感慨、人生感悟以及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这一份庄严的承诺和誓言,她15年如一日,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人民调解工作。15年来,在她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反目夫妻破镜重圆;弱势群体享受了公平司法;横刀相向的人一笑泯恩仇,握手言和......
她,就是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司法行政工作先进个人”、“南宁市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区优秀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的上林县大丰镇调委会主任刘雪梅。
一、勤奋好学
1998年,21岁的刘雪梅毕业于广西司法学校后,分配到大丰镇司法所工作。工作之初,她感觉压力很大,觉得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够用,尤其是具体调解工作上,需要很多的实践经验和法律知识。
“要做好工作,首要就是解决好学习问题”。为此,刘雪梅不放过一点空闲时间,有空就拿起《土地管理法》、《民法》、《婚姻法》等法律书籍来阅读,并一边学习一边结合身边案例进行实践。为进一步充实自己,怀孕5个月的她碘着大肚子从上林县一路颠簸到宾阳县参加成人高考。之后又一边带着小孩,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每晚十点哄小孩睡觉后,她拿出书本认真“啃”起来。在单位再累,她都坚持每天抽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刘雪梅虚心地向所里的老前辈请教;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还专程跑到司法局去请教、咨询。
功夫不负苦心人,刘雪梅很快就掌握了司法各种知识,并善于将学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融会贯通,能较好、独立开展各项工作。由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2002年,25岁的刘雪梅被组织“相中”,提拔为大丰镇司法所所长。职务的变化并非能力的提升,“当头”后的刘雪梅深知,担子重了,责任更大了,更需要加强学习。为此,她一边工作,一边积极学习,经常挑灯夜读。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多了,她没有任何架子,一如既往向老同志请教,与同学、各乡镇的司法所所长交流探讨调解的方法、技巧等。刘雪梅还是一个有心人,每调解一个纠纷,她将都写调解过程记录下来,让自己在分析、总结中不断提高。
二、温暖人心
司法工作其实就是服务工作,因为职责所在,多年来,刘雪梅以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刘雪梅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和同志们组建了“温馨之家•贴心服务” 工作站,为群众提供法律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九个服务项目。为方便群众,她要求调委会成员尽可能在“家”里解决群众难题,让群众视站如家。一天,里丹街的韦某到工作站反映,邻居建房占用到自家的自留地,两家为此争吵已久,现在正在僵持中,希望调委会出面主持公道。有些同志担心地说:“这种事不太好搞,弄不好惹得一身腥啊。”“ 成立工作站的目的就是为了群众,我们不能坐视不管!”闻讯后的刘雪梅二话没说,立即组织人员来到纠纷现场,先稳住双方的情绪,了解情况后,以情理对双方进行调解。“大家是邻里相互让一让吧,都是大男人,大度一点。”刘雪梅的柔性调解让双方不再据理力争,最终双方在握手言和。
针对宅基地这样的“大事”刘雪梅自然上心,然而,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刘雪梅同样也挂心上。2012年小年夜,正准备回家过年的刘雪梅被一位神情焦虑不安、气喘吁吁的覃女士堵在“温馨之家”。刘雪梅一边倒水一边耐心地询问情况。原来不久前,覃女士与一家具店订购家具,付2000元作为定金。家具却单方面将覃女士订购的家具转卖了。弄清楚情况后,刘雪梅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据,发挥“和事老”的作用,不到半天的功夫就促成双方达成共识:家具店愿意提供与覃女士之前所订同价位同档次的家具,并在原协议价格的基础上优惠1000元。覃女士感激地说:“本来不抱希望的事,没想到刘所长那么尽力。”当覃女士说要请吃饭时,刘雪梅一行人婉言谢绝。之后,刘雪梅担心家具店不兑现,又亲自打电话给覃女士进行回访。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温馨之家”就是他们的家。自从建立“温馨之家”以来,刘雪梅等成员积极为群众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为群众送温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50多件。
三、排忧解难
有人称:调解工作是“没权没钱跑断腿,不吃不喝磨破嘴”的苦差事,而在刘雪梅的眼里却是“再苦再累,也要解民众所急,排群众所忧”。
多年的调解工作,让刘雪梅思维变得慎密,思考问题向多角度领域拓展,纠纷调解总能迎刃而解。2008年春节正月初三下午,大丰镇三联村板邦庄的村民从塘敏庄取水,因影响到塘敏庄土地灌溉用水,塘敏庄群众即将引水设施拆掉,两庄群众为争夺水资源爆发斗殴,在连接两庄的小桥两头上,上千群众用石头互砸,8名村民不同程度受伤,场面已经失控。为了制止更大的流血牺牲,现场的防暴警察要强行驱散人群。“不行!”刘雪梅经过分析,认为这样做可能会使警民关系恶化,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她提建议,组织工作组进庄,做好领头群众思想工作;公安人员强行隔开斗殴双方;马上派车将伤员送医院及时救治。经过刘雪梅等人半小时的调解,一场即将打斗流血的事件得到制止。
打、砸、抢、烧,这类看似只在电影电视中出现的镜头,有时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危险在所难免。这对于刘雪梅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她以柔弱之躯、铮铮铁骨的气概相迎,毫无畏惧和退缩。
2012年秋季学期,百余名群众将大丰中心学校的污水管道砸烂,公安保安等全部出动,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冲突一触即发。接到报告后,刘雪梅迅速赶赴现场,在锄头棍棒中厉声道:“停!我知道大家是为自己的利益才这样做。听我的,放下锄头,我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众人看见是刘雪梅,停止了挖、砸。紧接着,刘雪梅要求校方代表和群众代表坐下来协商。纠纷缘由是:多年来,大丰中心校未与北关庄群众协商,就擅自将生活污水排放到北关庄的集体鱼塘,导致水质恶化,造成群众损失重大。对此,刘雪梅依法依理对校方代表进行了开导,告知谁污染谁负责治理的法理。同时,又对群众代表进行劝解,让他们控制群众不能闹事,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非法的方式只会加深矛盾,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甚至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经过再三的进村入户,听民气了解民意,指导召开群众会议,对接校方,不厌其烦的“搭桥铺路”,问题终于得到解决,300余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5年,刘雪梅参与调解过的1000余件矛盾纠纷,均得到群众的认可。
刚柔相济又是刘雪梅调解的一个招法。大丰社区的福全与北关两庄因林地归属问题多次闹纠纷,福全庄群众率先在有争议的林地种下树苗,北关群众不服,晚上到林地拔掉树苗,没想到福全庄群众也闻风出动在路口严阵以待,双方狭路相逢,手里都轮起了木棒与锄头。在场的镇领导和公安干警冲上去隔开双方,但因为双方人太多难以阻挡,眼看着一场血腥械斗将一触即发!这时,闻讯而来的刘雪梅奋不顾身冲了上去,柔弱的双手紧紧抓住冲在最前头汉子手中的木棒,大声喝道:“你们不听劝阻,打斗是严重违法的!我是一个有孩子的母亲,我懂得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大家都是有家有孩子的人,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妻子、孩子想一想吧!”刘雪梅的举动让莽汉紧握木棒的大手松开了,全场群众都默默地走回了自家。
四、愧对家人
为了人民调解事业,为了社会和谐稳定,刘雪梅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心血,她对得起公务员这个称号,对得起那份庄严的承诺和誓言。她唯有对不起的,是她的家人!
大丰镇距离南宁市132公里,刘雪梅的丈夫在市区公安系统工作,经常出警执行任务。女儿跟随她在大丰,只有周末或放假才带着女儿回南宁,平常南宁的家就成了空巢。家里无人打理,衣服乱放,东西乱丢。“唉!真是的,我怎么娶了这么一个死心眼的老婆?”每每看到冰冷的家,丈夫总是无奈地摇摇头。
2007年5月得一天,云城庄和塘冷庄为了争“芭表山”的林权,双方各召集上百号人在山上,准备以武力解决争议。当时刘雪梅的女儿感冒发烧已经有一段时间,由于长时间吊针,女儿还很虚弱。接到报告,刘雪梅看着女儿一阵心痛,她内疚地对丈夫说有事要回单位。丈夫在一旁近似哀求地说:你就不能为了女儿请个假吗?女儿躲在刘雪梅怀里,双手抱紧妈妈,生怕妈妈走开。看着可怜的女儿和一脸不满的丈夫,刘雪梅犹豫了。然而,如果由于自己不到位,上百号人打架斗殴,流血牺牲,后果不堪设想……自己怎能为了家事而置之不理呢?一股责任感从心头油然而生。“我要走了!”刘雪梅顾不了那么多,拉开女儿的双手,在女儿撕心裂肺的痛哭中走出家门,赶赴纠纷现场……
2008年的“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在“六一”开展亲子游园活动,小孩必须有家长带着才能参加活动,刘雪梅满口答应女儿保证一定按时参加。可是“六一”儿童节当天,她却因处理福全庄和北关庄群体性纠纷,没能去。当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疏散好群众,已经是下午5点多。刘雪梅匆忙赶到幼儿园时,已经放学了,女儿哇哇大哭:“妈妈,你骗人,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参加活动,只有我一个人在教室……”看着女儿委屈的样子,刘雪梅一股歉意之情涌上心头,忙把女儿抱在怀里:小宝宝,妈妈下一次一定来啊。她何尝不想时常陪在丈夫和孩子身边,她欠女儿和丈夫的太多太多了。可是,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要有所放弃和牺牲……
15年来,刘雪梅与司法所的同事一起,舍了“小家”顾上“大家”,他们用真情和心血,在司法调解的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描绘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记录着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时刻,赢得了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组织的赞赏和认可,司法所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机关效能建设目标管理考评中多年荣获一等奖,先后荣获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二级司法所、全区人民调解先进单位等荣誉。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