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足:刚正不阿的乡纪委书记

来源 | 都安县纪委2014年08月26日 16:32

黄启足:刚正不阿的乡纪委书记

黄启足(右二)到大兴乡国隆村村委检查生态公益林、危房改造补偿资金放发情况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乡,一提起乡纪委书记黄启足,干部群众就啧啧称赞:“黄书记刚正不阿,是一位敢于碰硬尝辣的好干部!”

  “当初不会想到,我会与纪检监察工作结缘。”已经当了13年乡纪委书记的黄启足说。

  黄启足,1965年6月出生,199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黄启足高中毕业后参加招聘教师考试,成为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乡百地小学的一名教师。

  17年后的2001年,一纸调令让黄启促走上了纪检监察工作岗位。因为黄启促工作成绩突出,组织将他从学校调到大兴乡负责纪检监察工作。1年后,黄启足就被提拔为大兴乡纪委书记。

  黄启足说:“刚上任时,我犯难了。纪检监察工作不好做啊,那是‘得罪人’的活!当了纪委书记,就意味着自己每时每刻都要像一部显微镜一样,透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情况。特别是这些年来,上级惠农物资发放数量增多,给一些村干部带来了贪腐的机会。如何监督、管控全乡的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纪律,引导他们廉政为民,乡纪委书记任重道远。但是,既然党和人民群众信得过我,委以重任,我就要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利益的保护神!”

  然而,现实比想象的还要艰难。

  上任伊始,黄启足在工作尤其是办案中就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有不配合调查取证,处处设设置障碍的;有骂他多管闲事,不近人情的;有抱怨他管得死板,不给活路的;甚至还有些来自方方面面的说情和压力……

  然而,黄启足并没有望而却步,他想,作为一名纪委书记,伸张正义、遏制邪恶,维护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纪检干部的天职。管是爱,怂是害,挽救一名干部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2012年,有人举报说,本乡村干部私下截留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中饱私囊。黄启促立即领队调查取证,通过调查发现,该乡一村干部本户申报的生态公益林补偿亩数比其他村民多出800亩,黄启足觉得不对劲,他立即下村调查,当场质对,该村干部不得不承认自己弄虚作假、私自截留村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行为,将截留的补偿金退给群众。

  同时,黄启足顺藤摸瓜,马不停蹄,对全乡生态公益林补偿进行彻查,查处了3起贪污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违纪案件,查处了7名违纪村干部,涉及金额3万多元。还对部分村干进行党纪处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兴乡开启了都安瑶族自治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违纪行为查处先河。2013年都安瑶族自治县查处追回生态公益林资金违纪金额600多万元。

  2013年,有群众举报,大兴乡某村村干部在危房改造中吃、拿、卡、要,向群众收取申请、办理危房改造手续好处费。黄启足接到举报后,他对这种伤害党群关系的行为深恶痛绝,立即介入调查。

  黄启足带队深入群众,明察暗访,通过当事人的调查取证和深入查账等,从外围查到内部,在铁的事实面前,违纪的村干部不得不低头认错,主动将收取的好处费退给群众,并且道歉。符合条件的群众也如愿拿到危房改造指标。

  黄启足为群众办了好事,群众就用最纯朴的感情来感谢他,或送一些土特产,或要请他吃饭,面对这些,黄启足都会婉言谢绝。

  而对那些自知有“麻烦”,亲自提礼物、封红包来找黄启促网开一面的人,黄启足一一严正拒绝。

  “打铁先得自身硬。身为乡纪委书记,不仅要有抗压的能力,更要站直身子,抵住诱惑。”黄启足说。

  黄启足知道,作为一名纪委书记的责任是反腐,更是倡廉。要在根本上消除腐败,首先要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黄启足任纪委书记后,经常在大会上对全乡的党员干部进行警示宣传教育,也经常利用下乡与村干部在一起的机会,对村干部进行廉政为民的教育。

  黄启足当了13年乡纪委书记,亲手办过的案件200多件,件件让群众满意,让当事人心服,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2011年6月,黄启足荣立“河池市纪检监察系统三等功”;近5年来,获得“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办案一等奖”和“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宣教调研先进个人”各二次。

  13年了,一路走来,在人们以为“得罪人”的岗位上,黄启足越来越博得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戴。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