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马相儒
他,现年40岁,中等个子,清瘦中透出铮铮骨气。
他,领导欣赏,同事喜欢,群众赞扬。
他,2010——2014年年度考核均被评为优秀。
他,就是灵山县纪委纪检监察二室主任马相儒。
“为民务实清廉”,对他而言,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而是用实际行动写出来的。
从2007年来到灵山县纪委,马相儒把满腔热情倾注于纪检监察工作中,在案件查办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7个年头。他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查出了一大批违纪犯法的贪官,用清廉和忠诚,为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案。
心牵民声
2013年6月的某天早晨,大雨滂沱。
灵山县和平路,某小食店。
马相儒,正在吃早餐,听到邻桌的群众在气愤地讨论着村里的不平事。
“话说给我们村投资30万元搞个水利工程,只在原来的小河坝加高不到1米,建的水利沟不到300米长,所有人工都是我们义务做。我们只看到拉过20吨水泥,1车10吨的石子,4车农用车水泥砖,细算起来,还用不到2万元,30万元就没了,贪得真露骨啊。”
“你们说说,我又没超生,搞那个危房补助,村委硬要我交4500元超生费,才给我啊,天下有如此的理由?”
“你们不看看,是村委里的那些家属什么的,那个特困补助的都得,有的家庭还是有楼有车,也得,但那些困难到丁当响的,就是不给。”
“……”
马相儒很用力嚼着食物,牙都咬得咯咯响。其实,他嚼的不是食物,而是那些贪官污吏。他深知,每到一个地方去坐坐,听到的都是广大群众对贪官的深恶痛绝。难怪党的十八大指出,腐败问题,严重地危害着党与国家的形象和根基!
老虎苍蝇一齐打!义不容辞也刻不容缓!他告诉自己。
马相儒匆匆地回纪检室,一头扎进案件资料的审查和侦办当中……
重拳出击
“查办案件是铲除腐败毒瘤,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马相儒常说,“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必须一查到底。”
2011年6月,马相儒带领调查组的办案人员,在短时间内查处了该县三隆镇原副镇长廖某、建设所原所长张某等利用危房改造工作收受建材商贿赂案。
2012年年初,马相儒带领专案组,经过细致调查,深入走访,掌握了那该县隆镇镇直单位干部黄某等人非法买卖土地的违法事实,将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3年10月,协助钦州市纪委查处了该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受贿窝案。
2014年2月,马相儒与同事们一道,白天清查账目,夜晚走访群众,在一个星期内一举查清了该县武利镇某村支书罗某利用职权便利收受危房改造农户好处费案;2014年5月查处了该县直属单位韦某贪污、受贿案件,涉及违纪金额数额巨大......
2011年以来,马相儒参与初查案件58件,立案5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1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7人,挽回经济损失340多万元。
马相儒说:“反腐要重拳出击,但是不能蛮干,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才能达到办案的真正的目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今年,在查办该县某镇镇直单位干部刘某某行贿的案件时,刘某某百般扯皮抵赖,拒不承认行贿事实。马相儒在和刘某某拉家常的时候细心的发现他对孙子非常疼爱,于是转变思路,以亲情为突破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积极主动交代、争取立功,早日能和亲人见面。从而打破了刘某某的心里防线,继而交代了行贿的违纪事实。
铁骨柔情
“2011年9月,我母亲做胆结石手术,刚把母亲送进手术室,便接到电话要出发办案,只能匆匆离开,一去就是十几天。古人语,父母在不远行,而我看到母亲正病着,却不能陪在身边好好照顾她,心里满是愧疚。”马相儒说,“由于我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7年来,我没得像其他人那样跟老婆卿卿我我;特别是对我的儿子,从没尽过一个父亲之责接送他上学,也没能在他生病时守在身边安抚他,喂他吃药治病……”
马相儒说:“有时家人也免不了埋怨一两句,但是我知道这埋怨里更多的是关心我,担心我不会照顾自己身体。正是因为有家人在我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才能使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
说着说着,晶亮的泪珠探出马相儒的眼眶。
正在采访中,电话又响了,任务又来了,马相儒又要出发了……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