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山警察的爱民情结

来源 | 凤山县公安局2014年07月10日 10:17

一位大山警察的爱民情结
——小记凤山县公安局经侦大队长童大国

 

  他,一位来自于大山的人民警察,在打击犯罪分子的同时,心里时刻装着山里的百姓。他,亲民爱民,用一颗善良的心和实际行动,去抚慰和帮助辖区的困难群众,赢得百姓的广泛好评和赞誉。他就是把百姓视为父母的凤山县公安局经侦大队长童大国。
  真情关爱,甘当百姓的“警察儿子” 
  在平乐瑶族乡海亭村浪屯,流传一个感人的故事,该屯的乡亲们都说,本屯的罗美楼大妈有个“警察儿子”,真让人羡慕。
  罗美楼大妈的“警察儿子”不是别人,正是童大国。
  今年60岁的罗美楼大妈是海亭村浪屯人。2013年初,罗大妈唯一的儿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遇难。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7月的一天,罗大妈不慎跌伤,造成腰椎骨折。从那时起,罗大妈半身瘫痪,只能在床上艰难度日。
  今年4月初,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童大国来到海亭村浪屯走访时,听说罗大妈的遭遇后,非常同情,于是走进她家里探个究竟。
  罗大妈家是一层低矮的水泥房,没有装修,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昏暗的房间内,罗大妈躺在床上,无法站起来。
  童大国走到罗大妈的床边,向她了解病情和平时生活情况。
  如同儿子回家看老娘一般,罗大妈含泪向童大国倾诉自己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儿子不幸车祸离开人世,自己意外跌伤瘫痪,如今只能依靠年迈体衰的老伴照顾……
  倾听罗大妈的哭诉,童大国内心很沉重,他决定尽力帮罗大妈度过难关。
  过后,童大国一有空,就买一些肉、米、面条等生活用品去看望罗大妈,与她唠家常。自己的儿子走了,上天给自己送来的一个“警察儿子”,每当此时,罗大妈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为了给罗大妈办理残疾证,童大国跑到县医院和卫生局农合办等部门,复印罗大妈的疾病证明资料,然后来到县残联,申请办理残疾证。
  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罗大妈的残疾证办得了。童大国又帮罗大妈申请得一个价值2000多元的残疾人专用座椅。
  现在,童大国又向民政部门申请,争取为罗大妈家获得低保补助。
  “童公安就像我的亲儿子一样,关心、帮助我们,他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完。”罗大妈的老伴黄大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童大队长做事扎实,为人善良,特别对困难群众像亲人一样,有着深厚的感情。”童大国的同事、经侦大队民警韦忠敏如是说。
  尽力帮扶,深入瑶乡“结穷亲”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刻体会到农民朋友的疾苦,我始终把他们当作亲人来看待,尽力帮他们做一些实事。”童大国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去年底,平乐瑶族乡海亭村吊洞屯陆某等3户人家要种25亩的核桃树苗,但苦于没有劳力挖树坑。
  童大国主动上门,来到陆某家与其商量解决这个难题。最后,童大国想出了一个“妙招”:用炸药炸地挖坑,即先在地里打一个小洞,然后把少量的炸药装进洞里引爆,变成了一个土坑。
  童大国和单位同事共捐出1000元钱来购买炸药和雷管,然后指导陆某等村民实施爆破。经过10多天的努力,共挖了450个树坑,种上了450株核桃苗。
  此后,童大国多次来到吊洞屯,和陆某等村民拉家常,了解核桃苗长势情况。
  如今,核桃苗长势喜人,叶子绿油油的。村民们都说,童公安就是我们的亲人,没有他的帮忙,也没有这些核桃树,以后我们发家致富了,一定不忘“童老庚”(当地对兄弟的亲切称呼)。
  童大国心里装着百姓,心甘情愿与他们“结穷亲”,村民们都把他视自家人。每当他走进村里,村民们都与他亲切打招呼,请他到屋里坐坐再走。
  据悉,去年以来,童大国为海亭村群众办实事好事20多件。
  把百姓当亲人,百姓把他视为“警察儿子”。从警10多年来,童大国为辖区百姓做的实事好事数不胜数,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大山警察的厚重和精彩人生,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和赞誉,也赢得上级的充分肯定,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嘉奖7次。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