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0年至今,她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经24个年头了。24年来,她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敬业奉献,无怨无悔。她始终牢记宗旨,秉公执纪,与消极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24年来,她办过大大小小300多件案件,几乎覆盖全县各个系统、各乡镇。
她,就是横县纪委监察局正科级纪律检查员余慧红——
余慧红在工作中
24年的岁月,在余慧红的脸上,留下了些许沧桑,丝缕银丝已悄然爬上了她的鬓角。
24年的默默坚守,24年的艰辛付出,铸就了她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
反腐路上的“排头兵”
“严格执纪是纪检监察干部的天职!”这是余慧红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办案中,她善于发现问题,查找线索,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一旦发现,她都会顺藤摸瓜,“死揪不放”。
几年前,横县卫生系统商业贿赂之风盛行,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按照县领导的指示,时任案件检查一室主任的余慧红带领案件检查室的同志与检察院办案人员,深入涉案单位进行初核。从查封的大量账目中,一张张翻阅,寻找蛛丝马迹,一点点查找证据。为了核实案情,余慧红与同事一次次奔赴广东、南宁等地查找证据。由于涉及人员多,加上调查时间有限,他们日夜兼程,加班加点。饿了,匆匆吃份快餐,累了,就在办公室或车上打个盹。每次回到家,老人小孩都早已进入梦乡……经过连续3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取证,13起案件浮出水面,横县卫生系统一批腐败分子被揪出,涉案金额高达247.4万元。
横县中医院原院长谢某就是涉案人员之一。面对大量证据,其他涉案人员已供认不讳,但谢某始终不肯招认。困难面前,余慧红没有退缩,更不会放弃。她一次又一次走进审讯室,耐心细致,对谢某晓之以法,告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余慧红的执著与真诚打动了谢某。在大量确凿的证据面前,谢某终于供认了实情。
案件真相大白。谢某供认,在担任横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横县中医院院长期间,非法收受销售商回扣共计人民币25.5万元,为他人谋取利益。2010年10月26日,法院判决谢某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2004年,陶圩镇六秀村上莫经联社获得18万元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后,于当年12月发动群众集资,工程资金和群众集资款由陶圩镇六秀村委会原主任覃某等人管理。项目完工后,覃某想将工程结余款19827.30元占为己有。群众举报,上莫经联社在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结束后,没及时清账,资金管理混乱。
于是,余慧红带领调查组介入调查。经过耐心细致的查找、核对,案件得到妥善处置,工程结余款19627.80元得以退回经联社。案件到此本可告一段落,可是农民群众对经联社多年来的账目不认可。本来,经联社一级的账目,余慧红可以不插手,但是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使命又促使余慧红担负起了清账的职责。看着跨度10年的三大纸箱发票、收据,余慧红没有退缩。她带领工作组,连续埋头清算近一个月。10年的账算清了,挽回了村集体1万多元的损失。农民群众对此心服口服,由衷地赞叹:余慧红真是维护我们农民群众利益的纪检干部。
余慧红说:“做好纪检工作,不能在办公室里等案件上门,不能坐等群众把一个个难题反映到自己面前来。”正是凭着这样的一种信念,一直以来,余慧红以信访举报为突破口,深入乡镇排查线索,积极主动与检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沟通联系,拓宽案源渠道。仅2013年,余慧红就与同事核实违纪线索23件,立案19件。
干部成长的“导航者”
“看到干部违法违纪,特别是有些是因为对法律了解不够而造成的错误,我感到很惋惜。”余慧红说。
余慧红常跟大家提起,处罚干部不是工作根本目的,她希望看到的是群众对干部多一点举手赞成,少一点批评举报,那样也就说明我们的干部为人民服务、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做得更到位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余慧红深刻剖析案件,以案示警,让广大干部从案件中汲取教训,提高办案的综合效应。
“党的干部,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要充分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予的;要把它用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余慧红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中常讲的话。去年,余慧红到县水利局、国土局、农机局等10多个单位的党支部上党风廉政教育课。每一次,她都会悉心准备,精心组织许多鲜活的实例,深入剖析,以案示警,教育干部遵纪守法,远离腐败。用余慧红的话说,就是“用最少的话,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让干部离腐败远些再远些……”
她总是详细地介绍查案中发现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让案发单位自觉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纠正,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管理漏洞堵住了,有弊端的措施纠正了,是对单位负责,是对同事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啊。”很多时候,余慧红就是一个苦口婆心的长者在谆谆教导。
案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昔日的同事就这样犯了错误,加上纪检监察工作者的亲身说教,案发单位的干部往往感触很深,拒腐防变能力大大增强。
同时,余慧红坚持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办案情况,对基层纪检组织在检查案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基层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只要是工作上的难题,需要红姐帮助的,她从不推托。”六景镇纪委书记韦远路说。
2013年,全县17个乡镇纪委立案26件,占全县立案总数的57%。其中,余慧红参与云表、平朗、六景、马山等乡镇8件案件的调查处理。通过对这些基层案件的查处,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反腐败的实际成果。
软硬不吃的“倔战士”
“打铁还需自身硬。”长时间从事纪检工作,难免有不少的恐吓和“糖衣炮弹”袭来,但余慧红都经受住了考验:“我只认准事实,软硬不吃。”
余慧红曾接到过多次恐吓电话。她第一次主办的案件是某中学负责人涉嫌贪污腐败的案件。第一次主办案件,她就接到了恐吓电话——一天,她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要求她对手中的案子睁只眼闭只眼,否则就会受到打击报复。打恐吓电话的人甚至赤裸裸地问余慧红是不是想死……余慧红也有过一丝担心,但倔强的性格使她选择绝不退缩,一查到底。“我对事不对人,任何人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恐吓我并不能改变事实,也不能打击我办案的决心。”面对恐吓,余慧红大义凛然。
被调查单位、个人有时觉得,余慧红是个女同志,比较好“沟通”。一次次向余慧红伸出诱惑的双手,但每次都被余慧红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去年,在查办某中学的财务问题时,发现过去的老同事张某有违纪问题。余慧红没有多想,及时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张某知道自己的违纪问题被发现后,向余慧红说情,希望余慧红念在过去同事一场的情分,不要声张。余慧红不为所动,当即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并教育张某要承认事实,认识错误,主动向组织坦白,争取从宽处理……
在24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生涯中,余慧红办过大大小小的案件就有300多件,几乎覆盖全县各个系统、各乡镇。
用余慧红的话说,办了24年的案,“得罪”了不少单位和个人。但一想到办案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就有了勇气,来了劲头。
生活中的“女强人”
在单位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余慧红为“红姐”。其实,并不是因为她年纪大,而是她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喜爱和尊敬。
余慧红工作能力强,办案经验丰富。每次举办的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领导都会安排她为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授课。余慧红总是把自己多年来办案的经验,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余慧红对年轻同志更是悉心栽培,耐心指点。对年轻同志,余慧红总是春风化雨般谆谆教导。这也是大家都喜欢向红姐学习的原因之一。
“红姐安排给我们的任务,不是一说了事,而是从始至终地关注我们工作的进展。从案件的定性、事实叙述,甚至于文字、标点的使用,她都会耐心给予教导,严格要求,指导我们办好办实每一个案件。”昔日的同事谢道映对余慧红的帮助充满了感激。
在单位是位好大姐,在家里,余慧红是一位好母亲。她孝敬老人,严格教育孩子。然而,案件查办很艰苦,特别是查办大案要案时更加不用说,经常要到外地、乡下调查取证,不能准时下班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要彻夜办案。
说到自己的家庭,余慧红心中总有一种内疚的心情。她的丈夫早在15年前就去世了,自己一个人抚养儿子,还要照顾两位老人,很不容易。孩子小的时候,有时没办法照顾他,就只好把他寄托在亲戚家里。好在儿子很争气,学习从没落下,现在已在上海读大学。有时遇着家里的老人生病了,在办案中,余慧红常托亲戚来照顾老人。只要有时间回家,她便悉心侍奉在老人床前,嘘寒问暖。老人逢人便夸她是个好儿媳。这让她很欣慰。
“余慧红同志在反腐败战线上奋战了24年。24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的不懈追求。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横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赵田这样评价余慧红。
“我只是纪检干部的普通一员,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罢了。”对于自己的成绩,余慧红看得很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余慧红先后被评为南宁市先进生产工作者、南宁市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等级,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作者单位:横县纪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