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办贪腐案件,葛英茂总是冲锋在前,犹如一把出鞘的快刀;日常生活中,葛英茂是一名待人和蔼、乐于助人的人,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茂叔”。
自1999年以来,葛英茂主办案件200多件,参与协助指导基层办案30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2007年至2013年,7年间宾阳县纪委的案件查办工作获得南宁市一等奖六次、二等奖一次,“茂叔”功不可没。
反腐尖兵 一线办案一十五载
初见葛英茂,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待人和蔼、性格开朗、没有“杀气”的中年男子,会是一位让贪腐分子闻之丧胆的反腐尖兵。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尖刀连侦察班服役4年的葛英茂,退伍后曾在乡镇政府部门工作。他1999年调至宾阳县纪委工作,15年时间里,始终工作在办案一线。
要彻查贪腐案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葛英茂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顶风冒雨走村串户、调查走访乃是家常便饭。
2004年,葛英茂查办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原所长杨某向做鞭炮的农户索取“保护费”“放行费”一案。为在短时间内掌握充分证据又不打草惊蛇,他利用晚上时间,到村庄秘密摸底调查。他连续走访了二十多家私炮生产农户,又连续奋战两个晚上,做出十二份谈话笔录,最终从外围锁定了杨某违纪的证据。
2008年,宾阳县纪委会同县检察院共同查处7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贿赂案件。事前,葛英茂制定了周密的突击方案和安全工作预案。首先采取集中谈话方式,以高压态势震慑违纪人员,使其去掉侥幸心理,认识到只有主动交代才是唯一出路。分别谈话时,又针对各个对象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逐个击破。此案共查明7名卫生院院长收受药品经销商庞某贿赂款90多万元。
葛英茂办案时有着特别敏锐的嗅觉。2011年6月,他在下乡检查乡镇办案工作中,无意间获悉甘棠镇某村要筹备修建村屯路,立项报告书早已呈到县发改局,并交了“项目活动经费”,至今一年多,未见村屯道路项目得到审批拨款。
这笔蹊跷的“项目活动费”让葛英茂看出了端倪。
在镇纪委的协助下,他摸清了县发改局原副局长韦某某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白手套狼收取“项目活动费”共计32.5万元的违法事实,最终将韦某某绳之以法。
热血忠诚 密切配合齐心作战
葛英茂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在工作中,他积极推动完善和发挥县反腐败联席会议总指挥总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办案力量,加强对各办案单位之间的案件线索移送和共用,拓宽违法违纪案件线索来源渠道,整合办案资源,查处复杂案件。
2011年,在查办农机系统腐败案件中,面对涉案人员多、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等困难,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麻新桃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召开会议,对嫌疑人员缉捕、谈话突破、证据调取等工作进行任务分工。会议将一项重任交给了葛英茂,由他带领一组办案人员远赴贵州省抓捕犯罪嫌疑人,葛英茂不辱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务。
201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宾阳县科级干部最大贪腐案件也在县纪委和检察机关联合查办下取得完胜。
这起大案,在葛英茂看来,更像是打了一场战役:县纪委与县检察院利用各自优势手段形成合力,县纪委负责组织协调,选准突破口及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县检察院则实施正面突破的主攻任务。这起案件的主角系县水利局原局长廖某某,是南宁市人大代表,其身份特殊,在案件初查阶段表现出较强的抗查意识,并有脱逃失踪的迹象。
为了稳住其行踪,2013年5月19日,葛英茂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空城计”找廖某某谈话。葛英茂与其只谈思想不谈案情,只讲功劳不讲缺点,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最后安全成功地稳住了廖某某。
查处廖某某案件,总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50万元。
从15年前加入纪检队伍至今,当年风华正茂的“小葛”如今成为了“茂叔”,当初的办案新手也逐渐成长为办案尖兵。然而,一线办案越久,“得罪”的人就越多。其间,葛英茂曾有过彷徨和退缩,甚至动过撂担子的念头。但组织上的信任,历届县纪委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帮助、支持,使他打消了顾虑,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办案工作连年取得佳绩,2011年他从检查二室主任被县委提拔为县纪委常委。2013年,组织又将一副更重的担子交给了他,任他为县纪委常委、县监察局副局长,负责分管案件检查和信访工作。葛英茂经常感慨:没有县委及县纪委作为坚强后盾的鼓励支持,没有同事之间的密切配合、齐心作战,就没有他今天的这份成绩!
铁骨柔肠 查办案件标本兼治
葛英茂一直认为,查办案件目的不仅是处理人,更重要的是教育人,他始终坚持把查办案件全过程作为对涉案当事人开展法纪教育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办案与预防帮教“两条腿走路”,做到以查办案件为中心,将帮教挽救延伸到办案之后。
2004年,他负责查处宾阳县某派出所非法收取“赞助费”案,其中两名年轻民警小丁、小韦涉案,但涉案金额不大,且属于初犯、从犯。葛英茂当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办案人员工作,主动交代问题及其他破案线索,争取组织上从轻处理,最终两人分别被行政记过处分。
小丁、小韦至今仍在感怀葛英茂当年的及时帮教和提醒,没有使他们在错误的泥潭里继续深陷。两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度获得组织信任和重用,今年,他们分别被提拔为副科级领导干部。
办案虽然是为了肃清不法分子,但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这一点,“茂叔”爱憎分明。2013年,宾阳县某水利所职工廖某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开除公职。查办该案时葛英茂获悉,廖某带有两个小孩,丈夫在外打工,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难。葛英茂通过回访得知廖某的实际困难后,争取到县纪委领导支持,建议县水利局安排她做临时工,积极为廖某解决了生活困难。
葛英茂十分注重发挥案件查办的警示教育功能。每查办一起典型案件,他都会同县纪委审理、宣教等室的同志,对案件进行剖析,形成警示教育材料并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2013年,葛英茂查办的县水利局原局长廖某某案件成为宾阳县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促廉”警示教育活动的反面教材。他还利用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经常主动到基层单位去上廉政课,给当地党员领导干部“打预防针”“扯袖子”。上课中,各行各业有代表性的案件他都能够信手拈来,正所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达到最大警示教育效果。
甩手掌柜 “茂叔”的亲情与真情
虽然主办以及参与协助办案500多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但葛英茂始终没法办好一件“案子”:照顾家庭。
由于工作原因,葛英茂一直都在做家里的“甩手掌柜”。无独有偶,其爱人因为在银行做内勤主任,是单位最晚下班的一员,同样难以悉心照顾小家,让这个家庭的小成员心酸成长。
其中的一幕,让葛英茂每次回想都忍不住垂泪。2000年,葛英茂的女儿在永武小学读三年级。考虑到当天有办案任务,没法接孩子放学,他丢给女儿几元钱,放学后让小孩步行了5公里才回到位于新宾的家。
由于夫妻两人下班都很晚,葛英茂和妻子很少能一起在家弄顿热腾腾的饭菜,外边的快餐店成了他们填饱肚子时常光顾的地方。
在家人眼里,葛英茂是一个只顾工作不顾家的狂人,但在同事们和干部群众的眼里,他是一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茂叔”。
2004年,葛英茂一位同事的家属患尿毒症,急需换肾,庞大的医疗开支,使得这个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老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连忙联络了一批有实力的战友、同学、朋友,发动捐款,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筹集了近10万元送到同事手中,解了燃眉之急。时至今日,同事的家属都视老葛为救命恩人,亲切地称他为“茂叔”。
(作者单位:宾阳县纪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