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里,你不会注意到他,在护航中国梦的纪检大军里,他只是平凡的一名战士。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他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职责,诠释信念,在群众心中树起可信、可亲、可敬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他就是大新县纪委常委赵剑。
热爱,缘于一个“情”字
信访工作素有“天下第一难”之称,而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则是“难上加难”,不仅要接待来信来访,还要承办信访案件;不仅要查民情、息民怨,更要给群众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可以说,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最前沿。
2004年,在大新县纪委工作了两年的赵剑被任命为大新县纪委信访室主任。那是他上任的第一天,一位穿着破旧的老大爷来到信访室,颤巍巍地给他递上举报信。信上反映的是某镇国土所在农民建房时存在乱收费问题。老人的脸上,显现出舟车劳顿的疲惫,还有鼓气举报的坚决,更有毫无把握的彷徨,这让出身农村的赵剑心生怜悯。在与老人的聊天中,赵剑了解到,老人家境贫困,膝下两子即将各自成家,为了促成婚事,老人东拼西凑攒钱给大儿子起婚房,没想到镇国土所以办证为名让他们缴纳5000元才准予开工。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因为这,如今房子没钱盖顶了。赵剑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想到了村里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是土里刨食的,建新房是一辈子的梦想。看着老人焦急而祈盼的眼睛,赵剑暗下决心,一定尽快处理,还老人一个公道。
他迅速组织调查组展开信访初核,调查取证。涉案国土所的领导听到风声,托人请他吃饭,送他东西,都被他严词拒绝。他忘不了那双眼睛,那双充满祈盼的眼睛,那双跟所有的父老乡亲一样的眼睛。
案子最终在重重压力之下办了下来,并追回了5万多元违纪款。当他把处理结果告诉老大爷时才知道,老大爷去上访,家里人和村里人都反对,因为自古官官相护,“民”是不可能告倒“官”的,而这结果很让大家惊喜。看到老人那张舒展的笑脸和那双满含感激的眼睛,赵剑心里既高兴又沉重,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群众利益的“保护神”。而这一干,就是十年。
坚守,只因一份责任
2012年,赵剑被提拔为大新县纪委常委,分管信访举报和案件检查工作,干的依然是纪检监察最前沿的工作。
跟所有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一样,赵剑特别愧对家人。母亲老,孩子小,爱人在医院工作,常常要上夜班,而他,白天忙于下乡核查取证,晚上通常还要查阅相关账簿、凭证和法律法规,遇到查办大案,连续几天都回不了家,几乎没有好好陪过家人。面对妻子的抱怨和孩子的渴求,他承诺尽少加班。然而第二天,又接到群众的举报,又全心投入信访核查工作,他很快就把自己的承诺忘掉了。
然而,涉案人员的冷嘲热讽和过往熟人变成冷脸陌路,才是最令人难受的。查办了那么多案件,赵剑自然得罪了不少人,也遭遇了多次的误解和不解。但是,他不曾动摇过。“在这个岗位,就得负这份责任。”这是他心里最朴实的想法。
2014年3月,群众反映某镇林业工作站站长许某在没有收费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向该镇各村屯收取苗木费。大新县高压严打涉农案件已经好几年,居然还有人明目张胆地向农民伸手,简直太猖狂了。赵剑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查,仅用10天时间就把案情摸个水落石出。经查,许某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向农民收取的苗木费高达20多万元,全部用于赌博和偿还高利贷欠款。案件的查实让涉案人员恨透了赵剑,却让受害群众欢呼雀跃。
维护民利,是职责所在。“群众找到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我们要是再推诿,他们还能找谁去呢?”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有丰硕的成果。10年来,赵剑接待的来信来访不下1000件,直接受理的信访案件就有860件,直接查办465件,转立案395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
探索,愿为百姓撑起天
2011年,赵剑收到一封反映某村干部向危房改造对象索取“辛苦费”的举报信。在组织人员进行核查过程中,他发现,这个案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涉案对象不仅索取“辛苦费”,还骗取、冒领危房改造款,更让人着急的是,部分农民群众还认为村干部拿点是合理的。赵剑又着急又生气!
看来“坐、等、靠”是不行的,必须主动深入易发多发和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从中挖出案件线索。在他的组织下,2011年以来大新县先后主动介入危房改造、最低生活保障、公益林资金等多个领域进行排查,共排查出案件线索59件,立案43件。他提出的“四个主动介入”工作经验还在崇左市广为推广。
在查办案件中,赵剑还特别注意研究分析涉农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注重从案件查办发现的疑点中挖掘新的问题,以一案带多案,查小案带大案,深挖窝串案件和案中案。2012年大新县查处的危房改造款系列案就是从查处宝圩乡板价村委一案带出的。
随着惠农政策的倾斜,赵剑发现,近几年涉农案件呈易发多发状态。看来拍打“苍蝇”,仅靠纪检干部出击是不行的,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2012年,大新县向全县农民印发“纪检服务连心卡”2万张,发放《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手册》8万册,并制作了160块举报提示牌在村(社区)显眼位置悬挂。通过这“一卡一册一牌”上的举报渠道,仅当年大新县就收集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63件,经排查后形成案件线索38件,转立案20件。
这些案件的涉案人员大多是村干部,赵剑认识到,手握“重权”的村干部必须有人监督。2012年,大新县在全县146个村级党组织全部设立了纪检小组,聘请了439名村级纪检监察员。赵剑作为纪检战线上的“拍蝇”高手,除了对村级纪检监察员进行集中培训,更是深入村屯去实地指导。2013年,大新县通过村级纪检监察员收集群众举报共97件,排查案件线索43件,立案30件。
无悔,护民利誓言无声
“县纪委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态度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涉及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违纪款,都会全部退还给受害群众!”2013年12月9日,在大新县全茗镇政教村艺内屯举行的清退违纪涉农资金活动上,赵剑掷地有声的话让在场的村民们忍不住热烈鼓掌。
原来,2009年包括艺内屯在内的几个自然屯得到93座上级沼气池建设补助指标,每个沼气池补助36包水泥及一些瓷砖、瓷盆等配件。艺内屯所在的政教村原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副主任黄某未经村委班子讨论,就向享受沼气池建设补助的农户收取每座200元的建池“押金”,除去一些正常的运费、装卸费等开支后,黄某将剩余的3897元占为己有。2013年3月,大新县在开展案件线索排查活动中,并不把此事放在心里的村民们无意提到了这件事,很快,事情在村、镇、县三级纪检机关的层层核实后,黄某被立案处理,并退出非法占有的金额,这笔款被平均退给这93户群众。
办案是为了维护民利,维护民利就应该让群众零损失。去年以来,大新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50多起涉农案件,为300多户群众追回违纪款37万多元,违纪款全部以集中或个别的形式清退给受害群众,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几十块钱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感到很温暖,觉得纪委就是为了我们老百姓做事的。”领到清退款的村民黄金勇激动地对赵剑说。“群众满意就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动力。”赵剑觉得,每次看到群众领取清退款的笑脸,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不仅查处这样的小案,赵剑还参与查处崇左市涉案2000多万元的某区交通局局长梁某受贿案、大新县扶贫办系列受贿案等几十个重案要案。
也不只埋头办案,赵剑还善于在常规工作中突破创新。
为解决乡镇纪委、县直纪检组(纪委)“业务不精、力量不足”,“不敢监督、不能监督”等难题,赵剑提出了实施“办案协作区”包案制度的思路,把14个乡镇划分为4个片区,把县直部门划分为3个片区,形成了纪检干部人人参与办案的工作格局,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通过他的培训和指导,还带出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纪检监察办案队伍。这个经验后来经过提炼成为 “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制度,在崇左市广为推广。
为确保文明安全办案,赵剑作为直接分管领导,带领相关职能室人员,创建了大新县专门办案工作区。筹建、完善制度,培训人员,投入使用,每个细节都渗透着他的智慧和汗水,但同时也得到了自治区纪委及中央纪委领导的高度肯定,并成为自治区县级办案工作区的一个典范。
十年的磨炼,磨出了十年的感情。在赵剑的心里,已经把纪检监察工作当做一份事业来经营。因为全心付出,因为善于思考,他在纪检监察工作上屡立战功。2006年,他被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自治区人事厅授予二等功;2008年,他荣获全区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个人、崇左市“勤政先锋”荣誉称号;2009年,他荣获大新县“十佳公务员”荣誉称号。(作者单位:大新县纪委)
编辑:林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