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家教家风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家风建设问题。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5年2月28日,他在主持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时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2016年1月13日,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蕴含着丰富的家教家风文化。
  对古典诗词里优秀家教家风文化进行挖掘、提炼、升华,让传统文化焕发出现代的品质,对当下家教家风的建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为此广西纪检监察网特开设本专栏,约请《党风廉政教材》编委许树侠等专家,对中国古代诗词里的家教家风文化进行阐释和品读。

古诗词里的家教家风(35)
辟疆为上相,何必待从师
——(唐)韦庄《勉儿子》品读
许树侠 编著
【原 文】

勉儿子

(唐)韦庄

 

养尔逢多难(1),常忧学已迟。

辟疆为上相(2),何必待从师。

【注 释】

(1)逢多难:即逢上黄巢兵乱。(2)辟疆:辟,这里指应征。疆,边境,边疆。

【今 译】
生养你正逢上黄巢兵乱之时,我时常担忧战乱耽误你读书学习。 不如应征到边境建功立业,读书学习不用再等待从师。
【品 读】

  韦庄生于晚唐文宗开成元年。韦氏家族一共出了宰相十四人,可谓是宰相世家。虽然韦庄的先祖声名显赫,但到他父辈之时家道完全衰落。韦庄仕途极为坎坷,直到五十九岁花甲之年才得以进士及第。王建为前蜀皇帝后,任命他为宰相,蜀开国制度,多出其手,后终身仕蜀。

  《勉儿子》(《全唐诗》卷700)是诗人教育儿子投笔从戎的诗。诗中可以看出其子幼年时候逢上了战乱,一家人颠沛流离中导致无处从师就读。韦庄见儿子一天天长大,耽误了读书学习的时机,所以韦庄作诗勉励儿子应该自学成才,继承先祖遗志,并鼓励儿子从军,到战场建功立业。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