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区:“电视问政”助力转作风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彭胜发 赵丹 古宇燕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1日 18:02 打印

  “脱贫户就业受疫情影响,如何防范化解因疫致贫、因疫返贫风险?”日前,桂林市临桂区在党校大厅录制“电视问政·全民监督”访谈类节目,黄沙瑶族乡人大代表唐燕玲正向临桂区人社局局长提问。


  “计划新增加14个就业扶贫车间,设置公益性岗位163个;与深科技、华为、福达等进驻临桂区的企业合作,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又解决脱贫户就业问题,达到合作双赢;要求各乡镇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收集推送招用工信息和脱贫户求职信息,帮助脱贫户就近就业。”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临桂区人社局局长廖智斌当场做出回应。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桂林的重要讲话精神,临桂区围绕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打造“公众参与、全民监督、干群互动、为民解忧”问政平台。分“向人民承诺”和“请人民阅卷”两部分,上半年“向人民承诺”主要内容是问政单位汇报2022年工作目标及实施措施,接受群众监督;下半年“请人民阅卷”主要内容是问政单位总结汇报2022年工作,接受群众评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评选先进单位和个人,形成全民、全方位监督模式,有效促进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效能,解决实际问题。


  “这期聚焦乡村振兴,着眼民生实事。就是要让这些涉及民生的单位‘一把手’感到压力,并把这种压力变为转作风、提效能、强服务、惠民生的动力。”临桂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文政说道。


  在“电视问政”活动中,临桂区实施乡村振兴指挥部一办十三组的“一把手”成为主角,“两代表一委员”、专家评议团等现场提问,让他们直面“大考”,或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或对计划方案进行公布,或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承诺。通过“电视问政”新模式,实现职能部门“一把手”的眼光由看上级到看群众、职责由对人到对事的转变,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临桂区“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取得实际成效。据了解,当天问政直播,共收到有效问题、建议41个,被问政单位“一把手”现场解答问题35个,给予承诺27个。


  “电视问政不是会场,更不是秀场,‘问’只是开始,核心和落脚点在于‘问’后的落实和行动。”文政表示,要按“谁主管、谁负责,谁承诺、谁落实”原则,对群众反响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解决。

 

  为使“电视问政·全民监督”活动真正起到“触及灵魂”作用,“电视问政”活动开展前,临桂区纪委监委牵头发放2000余份调查问卷,充分征集群众对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分类。同时,建立监督问责机制,由临桂区纪委监委对职能部门“一把手”公开承诺的内容进行全程跟踪,设置举报电话,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由临桂区委宣传部对整改和问责情况进行跟踪采访报道,真正使电视问政成为全民监督的有效形式。

  
  “这次问政,让我直冒汗,也让我下定整改落实问题的决心,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一位被问政的单位负责人仍“心有余悸”地说。


  “电视问政就是要让领导干部有‘架在火上烤’的感觉,把一小部分人从‘装睡中喊醒’。”临桂区委副书记谢静表示,2022年将开展教育、医疗等专场共38期“问政”活动,每期由该区区直部门或乡镇班子成员参与问政,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同时持续跟踪监督问效,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担当作为,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临桂区高质量发展助力。(桂林市临桂区纪委监委)

编辑:凌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