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书|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杨菲 赵文婷 俸志远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5日 11:50 打印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致母亲陈云凤(1928年3月)

 

亲爱的妈妈:
  你用慈母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
  爷爷骂我、关我,反动派又将我百般熬煎。亲爱的妈妈,你和她们从来是格格不入的。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锄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
  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1900-1928),祖籍湖南衡山县,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报考新式学校。五四运动中,响应湖南省学联的号召,声援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1920年秋,到长沙后结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了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1924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部长。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长。同年6月,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八七会议后,参与发动秋收起义。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被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3月20日,在汉口刑场牺牲,年仅28岁。


  “子规啼血”,语出《蜀王本纪》,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传说古代蜀国国王杜宇禅位后,化作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洒在地上,变成杜鹃花。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见杜鹃花》中写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是1928年3月夏明翰在狱中写给母亲陈云凤的信,表达了对母亲的拳拳爱心,体现了甘为革命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同年3月20日,夏明翰被敌人押送到汉口余记里刑场。牺牲前,他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著名诗篇,正气凛然、气壮山河,广为传诵,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这首诗与他在狱中写给母亲、妻子、姐姐的信,在思想上高度一致。就义诗的思想,是对信的思想的进一步概括和升华。


  夏明翰的祖父是晚清的官员,保留有浓厚的封建专制思想。母亲陈云凤,出身于清末官宦家庭,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正直刚毅。她擅长诗书,思想开明,给参加革命的儿女以大力的支持。当夏明翰因投身革命被祖父断绝接济后,她变卖首饰予以支持。在家庭的熏陶和进步思想的引导下,夏明翰带领弟弟妹妹相继走上革命的道路。入狱后,夏明翰写给母亲的这封信,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彰显了夏明翰光辉一生的历程,既表达了对封建专制思想的痛恨,表达了对反动派的憎恶,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拳拳挚爱,表达了头可断、血可流,主义不能丢的坚定信仰,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决心。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熄。这封信和就义诗,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纯洁的党性和忠贞不渝的崇高品质。(桂林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