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是办实事的必选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伟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09:21 打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守初心、担使命,在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上下功夫”。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必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践活动效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这不是一时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 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都是由一件件民生“小事”组成,虽然看起来零零碎碎,甚至微不足道,却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具体需求,一头连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大局,是构成国家“大事”的“骨架”。解决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是办实事的必选题、必答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高质量发展就无法保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无从谈起,新的赶考路上更会举步维艰。 

 

  百姓之苦,就是执政者的切肤痛;百姓之忧,就是执政者的揪心愁;百姓之盼,就是执政者的肩上担。对于把执政为民作为最高宗旨的共产党人来说,为群众办实事,就体现在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群众办实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是一瓶水、一餐饭,也可以是一段路、一座桥,都可能成为群众的烦心事、堵心事、揪心事和难点、痛点、堵点。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必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解难、为群众谋利,从群众最盼望解决的急事难事做起。这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动力、努力方向,也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准。譬如,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上,执勤交警日夜驾车巡逻,确保公众出行安全;医生坚守岗位,“无假日”门诊全天候服务,方便群众就医;服务“一老一小”,社区党员干部为居民解决困难事、烦心事……各地各单位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取得良好活动成效,收获群众广泛好评,就是最好的例证和见证。

   

  民生实事是为群众而办,民生难题是为群众而解。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表明,把“政府想干的”与“群众想要的”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要有宏观层面的“大手笔”,更要有微观层面的“针线活”。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贴近群众,真情服务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利民的事更利民,便民的事更便民,惠民的事更惠民,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感受得到,才能让幸福刻度直抵民心,办实事才能像一个大磁场,凝聚起各族人民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的硬核伟力,在“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上有足够的韧劲、冲劲、钻劲、闯劲、拼劲,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防城港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