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暖心回访激励“跌倒干部”重振精神再出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17:35 打印

  为进一步帮助受处分干部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中顾虑,达到执纪审查工作“回访一人、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兴安县纪委监委用心用情开展暖心回访工作,强化对受处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关心激励,努力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精准施治 有的放矢
 

  为确保回访关爱取得扎实成效,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健全个性化、精细化回访机制,着重抓好“回访前、回访时、回访后”三个环节。回访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向办案人了解回访对象案情等方式,精准把握回访对象各方面情况,坚持“一人一策”,量身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回访时,通过回访谈话,全面了解掌握回访对象对所犯错误的认识,及其学习、生活、工作、整改等情况,及时鼓励回访对象端正态度、放下包袱、努力工作,切实让其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关怀。回访后,对回访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做好回访登记,并将回访结论作为对受处分人员综合分析评价的重要依据。
 

  “只有提前做好‘功课’,对回访对象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达到回访教育的效果。”该县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说到。
 

用情沟通 温暖人心
 

  “这个月是你的生日,我们今天来看你,就是希望你能放下包袱,轻松工作,开心生活。”去年10月,兴安县纪委监委同志到界首镇对受处分干部蒋某进行回访。这样的暖心话语,一下子戳中了蒋某的心窝,谈话期间几度哽咽。县纪委监委同志代表组织的回访,使她树立起认错改错,再次启程的信心和勇气。
 

  在回访教育中,兴安县纪委监委坚持以“访”字当头,突出引导转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带着真情实感去谈话,在细微之处体现组织关爱,让“良药不再苦口”。鼓励受处分干部敞开心扉交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达到教育与激励双重效果。
 

用好成果 激发干劲
 

  “感谢组织的回访帮教,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温暖和力量,让我有机会重新得到组织的认可。”高尚镇一名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的干部文某,在干部提拔考核谈话时说道。
 

  该同志受到处分后,经过组织回访教育,汲取教训、改进作风,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重新被组织人事部门提拔重用。
 

  兴安县纪委监委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体现出“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建议组织根据干部实绩表现提拔使用影响期满后的受处分党员干部,真正化解“标签”思想,带动更多犯错误的党员干部“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同时,为消除干部担当顾虑,出台《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和《兴安县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廉政风险事项备案实施办法(试行)》,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卸下心理包袱,避免干部产生“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消极心态,鼓励受处分干部对照机制大胆地再闯再干。
 

  自2018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共对270多名受处分人员开展了关爱回访,回访率达80%,不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爱有温度,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兴安县纪委监委 唐日星 蒋娟)
 

编辑:黄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