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严查快结问题线索 提升监督质效
为确保问题线索得到快速精准处置,群众关切得到及时有效回应,今年3月以来,南宁市纪委监委开展“问题线索突击月”活动,通过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定期督办等方式方法对存量问题线索进行分层分类梳理排查,确保应该了结的尽快予以了结,该使用第一种形态的使用第一种形态,能立案的迅速立案并逐步深挖细查,进一步提升办案效能。目前,南宁市纪委监委本级立案47件,了结线索105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95人,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9份,主动约谈174人。
细化分类,先易后难提高处置效率。进一步理顺机制和流程,制定《南宁市纪委监委机关问题线索分流处置办法》和问题线索分流、处置流程图,进一步规范问题线索的受理、分流、处置、跟踪、反馈等各环节处置流程。注重问题线索处置前的研判甄别,按照室(组)务会初步研判,分管领导召集深入研判,书记专题会集体排查研究决定三级排查原则,对问题线索进行科学研判。整体推进问题线索处置,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将处置方式细化为扎实初核、面对面初核、谈话函询三类,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优先处置被研判为谈话函询和面对面初核类的问题线索,采用先急后缓的方式,优先处置反映集中、群众重点关注、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关键岗位,以及上级交办、领导批示、专项治理督办、巡视巡察移交等问题线索。
整合资源,定期督办提升办案效能。通过整合调配片区力量保障问题线索突击处置的人员队伍,发挥出“1+1>2”的办案效能,按照各监督检查室联系分工成立片区联合核查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案件的核查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内审和外查,同时,进一步细化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开展“一周一汇报一督促”,对线索核查方向和推进处置进度进行综合把控,各核查小组每周定期召开汇报问题线索进展情况例会,一方面共同分析研究案件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倒排线索办理时间,督促进度。对于已经办结的线索,进行登记存档销号;对办理进度滞后的,提出存在问题和困难,商讨解决方案,再确定合理办结时限;对于线索具备可查性,具有立案可能性的,进一步精心研究。“问题线索突击月”开展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各监督室累计召开问题线索进展情况例会54次。
严把关口,精准处置提高监督水平。问题线索处置要速度快,更要精准度高。各监督检查室严格依照《南宁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组织力量对问题线索办理情况实施交叉审核,全面审核拟办结线索在事实、证据、程序、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区分行为发生的时间、单位性质、问题性质、把握政策界限和主观态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每个问题线索查实有结果、查否有依据,进一步提高精准度。同时,对办结的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究、分类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症结,主动通过线索的办理来了解并收集所联系县区和单位政治生态信息,画好区域、领域的政治生态画像,注意发现监督、制度缺失的原因,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健全监督体系,涵养政治生态。(南宁市纪委监委 郑立超 赵军坡)
编辑: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