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西脱贫攻坚的“坚强纪律保障”点赞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目前还有246万贫困人口,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广西坚持用案件来说话、用问责来说事、用通报来震慑,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以扎实成效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中,诠释了“广西担当”、“广西力量”“广西声势”。(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报》《广西日报》报道)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而兑现这一军令状,必须啃下脱贫攻坚这一块硬骨头,必须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大有担当、大有作为、大有成效,必须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最强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
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最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广西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诠释了“广西担当”“广西力量”“广西声势”——“广西担当”中,我们看到了牵住“牛鼻子”压实主体责任,看到了三级联动扛起监督责任;“广西力量”中,我们看到了纪检监察机关稳中求进保持定力,牵头统筹凝聚合力,探索创新激发活力,形成扎实治理、攻城拔寨的广西力量;“广西声势”中,我们看到挺纪亮剑,雷霆万钧,专项治理重点在“治”,我们看到专项治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
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纪律保障”,见证勇于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支柱就是勇于担当。缺乏勇于担当的精神,脱贫攻坚战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就压不紧、压不实,就会导致责任缺失,推进工作不力。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纪律保障”,诠释的重要内涵就是勇于担当。这种勇于担当,就是在脱贫攻坚战中对政治责任的主动扛起,对党中央军令状和人民群众共同期盼的高度负责,是一种无愧新时代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
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纪律保障”,见证敢于碰硬。对脱贫攻坚战担当的最终落点就是大有作为。在脱贫攻坚战中大有作为,就必须敢于较真碰硬。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纪律保障”,展示的最强力量就是敢于碰硬。坚持用案件来说话,用问责来说事、用通报来震慑,哪里有群众反映的腐败问题,哪里有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就把惩治的利剑劈向哪里,就把问责的鞭子打下去,就把坚决发挥好通报震慑的强烈效应,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紧着一环拧,敢于碰硬就能够啃下硬骨头,拿下“拦路虎”。
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纪律保障”,见证为民情怀。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始终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是在为脱贫攻坚战提供最有力的纪律保障、作风保障,更是需要我们各级部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体现为民情怀。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经验”,凝聚的向心合力就是为民情怀。正是有了为民情怀,田间地头才有了走访群众辛苦汗水的洒播,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才有了坚守责任担当的身影,晒出的专项治理成绩单才有了村民群众的拍手叫好。为民情怀,这是脱贫攻坚战中“广西担当”“广西力量”“广西声势”的基石,这是“广西纪律保障”的最大内生动力!
为脱贫攻坚中的“广西经验”点赞,为勇于担当敢于较真碰硬的广西纪律保障点赞!脱贫攻坚战是硬仗中的硬仗,在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中,在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中,在扶贫领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更坚强的“广西纪律保障”。 (陈谊军)
编辑:马国栋